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智能工厂>第三百七十七章 无奈选择
连仲。

“你是谁?孙总司令呢?”

“我是孙总司令的参谋,奉命留守总部,孙总司令已率卫士冲进台儿庄督战去了万福玛利亚[综影]。他说,他说……”那留守参谋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白崇禧闻言也是默然,但哀沉的声音随后又再响起:“孙总司令说什么?”。

“孙总司令说,他不准备再回到总部来”

“……”白崇禧沉重地放下电话筒。

入夜,台儿庄的大火总算熄灭了,焦脆的土地上,仍到处冒着烟,被烧焦的尸体,东一堆,西一堆,还在吱吱作响,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浓烈气味。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和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仍率部坚守在台儿庄的一隅。经过一天恶战,日军不惜代价,已攻占台儿庄四分之三的地方,中国守军被压迫到台儿庄南关一隅,死拼不退。

总司令孙连仲亲自督战,师长池峰城亲率士兵反复冲杀,由晨至暮,战况惨烈。战至黄昏,敌人终不能将中国守军消灭于台儿庄内,最后不得不中止了疯狂的攻击。

夜幕降临,集中在南关一隅的中国守军尚浅存八百余人,除三十一师外,尚有三十师和二十七师的部分官兵,统一由池师长指挥。

“弟兄们,白长官悬赏十万元,令我们组织敢死队,夜袭敌阵,愿去的,马上报名”池师长在暗夜中集合官兵训话,军需官随即抬来了几箱子叮档作响的规大洋。

八百余人全部报名,要求参加敢死队,夜袭敌阵。池师长把这几百人看了又看,最后挑选了三百名身强力壮身上没有负过一点伤的官兵。军需官按人头平均分配,把一块一块的大洋分发到那些敢死队员的手上。

“师长,我不要钱,我要参加杀鬼子”一个左臂扎着绷带的河北老兵,跑到池师长面前,要求参战。

“你负伤了,不能去”池师长拒绝了。

“我右手还可以拿刀”那非常老兵固执,仇恨混合着血水与伤疤,凝结在了脸上。

“我也不要钱,师长,你让我去吧”

“俺一家老小都让鬼子杀光了,要钱也没处寄啊,师长,你让我去吧”

几百人,凡能站起来的,纷纷请求参战。池师长又挑选了两百人,命他们穿上鬼子的衣服,戴上鬼子的帽子,找了几个会日语的人随同出发。

午夜时分,台儿庄内枪声大作,手榴弹爆炸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几百名敢死队员抱着必死的决心,分组向敌人进袭,冲进敌阵,见敌就砍就炸就杀。敌人乱作一团,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退守一隅的中国残兵,竟还有乘夜出击的作战能力。

黑灯瞎火,他们只见雪亮的大刀片飞舞,他们的飞机、大炮、坦克、毒气全部失去了作用。战至天明,中国守军重又夺回了台儿庄内四分之三的地区,把敌人直逼到北门一隅。

拂晓,白崇禧带着随员,到达台儿庄前线督战。中国·军队开始全而反攻,第二集团里从正面出击,第二十军团由敌侧背猛击,第九十二军第七十五军在台儿庄以东前线投入战斗,由曹福林率领的韩复榘旧部,从鲁西沿津浦路南下,到达临城、枣庄北侧地区,已遮断敌之退路。

进攻台儿庄的敌军两万余人被中国·军队紧密包围于台儿庄北的三角地带。白崇禧一声令下,台儿庄一带中**队全线出击,杀声震天。

天空九架一批的中国空军机群,第一次出现在徐州战场上,向敌人阵地俯冲投弹扫射,配合陆军攻击敌阵。在台儿庄血战半月的矶谷师团,已成穷弩之末,在中国·军队的猛烈围攻之下,进退维谷,损失惨重,不得不烧掉大量物资,枪杀军马,遗弃大量武器和装备,矶谷师团长率残部,突围向北溃逃。

台儿庄大捷的捷报传来,震动中外,举国欢腾,**政府所在地武汉三镇五万余人高举火炬,用两部大卡车载着此战主将白崇禧的巨幅画像为前导,进行声势浩大的火炬游行,隆重庆祝台儿庄大捷。

自杭州会战以来,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再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然崩坏。

这两次战役几乎都是同一时间段,而也是日军自1931年侵华以来在战役层次的失败和撤退,并且伤亡惨重,物资损失无数。

甚至可以说,自甲午海战之后,中国无法战胜日本的宿命,在此终结。团结一致的华夏一族,最终是证明了自己的确拥有可以掌握未来的力量,还有觉悟。

对日军来说,这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还是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而第五战区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中国人将是不可战胜的

但是这样的胜利,代价太过沉重了,还没有完成准备的**军,工业力量薄弱,难以为激烈的战斗提供充足的物资补给。这种后果是灾难性的,无数的中国士兵,只能凭借简陋的武器与精悍的日军搏杀,多少部队成建制的损失殆尽。

坐在重庆的委员长官邸内,姜瑞元看着前线送交回来的战报,除了欣慰,更多的却是无尽的悲苦。暗淡的眸光之中,如水的叹息,流转不停,闪烁着迷茫与失意。

在外人看来,他从西安事变之中得以重获新生,这是人君的天命,劫后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七章 无奈选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