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明统天下>第八十七章 仇钺的计谋(上)

九月二十四日山东巡抚和莱州知府上报“昨日自城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夜四更地震,未震之先,有声从西南起,遂大震,既而复震,良久乃止。是日统计莱州民屋坍塌计五千一百间,无一人受伤。”

莱州地震的消息传到京城,先是惊诧朝臣,继而满庭大喜。[搜索最新更新尽在.13800100]

虽然莱州发生了地震,导致民屋到他五千多间损失挺大的,但是地震却一人未死,并且就连受伤的都没有,这是何等的荣耀啊。房屋倒了还可以重改,但是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对于现在的明朝来说再盖个五千间房屋根本就是不会吹飞之力的,但是如果地震之中死了大量的人,不单单产生的影响十分大,就连抚恤和赈灾这些灾民就会让朝廷大出血一回。

这次的地震首先受益最大的就是大明朝,地震之中不管死多少人死的都是大明百姓,不管有多大的损失,损失的都是大明的国力。现在由于朱厚照的插手,导致此次的地震一人未死,使得此次地震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极大的保留了明朝的国力。

就像几十年后发生在陕西的一场地震,光是地震就造成了七十余万的死亡,造成了史实上有记载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地震。那场地震不单单使得大明人口锐减,也使得大明综合实力锐减几成。

其次就要数朱厚照此次获益最大了,此前他极力的促成了二十万莱州民众的迁移,还因此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攻击,现在事实证明他做的是对的,这不是更衬托的出他的伟大吗。

当然满朝的大臣也很高兴,他们为没有死人而高兴,同样也为可以亲眼见证这场绝对会载入史册的地震而高兴。是的,这场地震绝对会被载入史册的。地震之前朱厚照的所作所为、地震之后的无一人伤亡。这么大的一场地震竟然没有一人伤亡这难道不值得永载于史册吗。

地震之后,朱厚照之前要求成立的莱州地动监司迅速的发挥了作用,首先是将离莱州较近的一些村镇和城市的民众全部后迁五十里,接着紧急从山东各地调集大量的赈灾粮食,抽掉了山东一半的行医大夫成立了一个医疗队。之后又从山东的卫所里抽调了三万军队用于维护治安和参与灾后重建。

两日之后,朝廷在接到山东巡抚上报两日内莱州发生继而地震十余次。此次莱州地震持续时间长久,从九月末一直持续到十二月末,持续三个月之久,共振七十余次。前后共有房屋一万三千四百间坍塌,五十余人受伤,无人死亡。

地震结束之后,莱州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的工作。年初云南地震之后,朱厚照便下令成立了地动监司,当时朱厚照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根据以往地震的经验制订出一套完善的震后重建章程。最后地动监司在朱厚照的指导之下一共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制定出了一套让朱厚照满意的震后重建章程。

十二月末,在地动监司的指导,莱州军民共同参,朝廷大力支持与之下,二十万余莱州军民宫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在新年来临之前终于完成了基本的震后重建工作。共重新建造超过三万间,不但受灾的民众可以在新年来临之际住进新屋,就连一些生活较为贫困的家庭也被分得了一件新屋。朝廷共拨款一百万两赈灾款,二十万莱州人每人皆可领取五两用于维持生活。就连参与重建的那些卫所的军人也都领取了一笔不菲的奖赏。之后孝宗下旨免除莱州三年的赋税。

地震往往预示着无数的人将要家破人亡,但是这次的莱州地震,在孝宗和朱厚照的英明领带之下,在朝廷的支持下,在二十余万莱州军民的共同参与之下,二十万莱州人顽强的战胜了灾难。没有出现家破人亡之后的痛哭声,有的只是莱州人对朝廷感激。(p:历史上的确是有这一场地震,也是震了三个月,当然本书中稍微夸大了一点点。)

莱州地震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朱厚照也松了一口气。现在终于可以全力的对付北边的鞑靼了。

安化王起兵造反之后鞑靼小王子带兵十五万南下侵略大明。但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就是此次鞑靼骑兵只是扰关而不全力攻陷任何关隘。很明显鞑靼人想的是自己先在这里帮安化王牵制大部分朝廷在北方的兵力,等安化王和朝廷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到时候就可以大肆进攻关内,说不定还可以一举攻破北京重现黄金家族的辉煌。

面对这样的鞑靼骑兵,朱厚照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他不和你全面交战,而是不断地派骑兵骚扰各个关隘,一旦明军集中大部分兵力出城决战,鞑靼骑兵就利用自己的速度快速逃走。而明军又不敢深入草原追击,在草原里明军绝对是处于绝对的弱势。而一旦明军回城则鞑靼骑兵又会重新在城外骚扰。

明军明面上的优势就是兵力上占优势,又善于守城,并且由于朱厚照的出现,明军现在火器绝对要比历史上同一时期的火器要好。但是实际上明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优势。

明朝北方防线连绵上万里,这么长的防线就是有一百万的兵力也不够守的。单说陕西。山西、和河北三地的防线就连绵上数千里,各种大小关隘无数,但是三地边关的兵力才只有三十多万人而已。三十多万人防守上千公里的防线,在兵力上绝对是捉襟见肘的。

而反观鞑靼人,虽然在兵力上只有十五万人,但是对方确是进攻的一方,他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仇钺的计谋(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