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肃抵达北京是十二月六日的清晨,他是故意选择早间这个时段,一则是希望能在接下来一整天时间里立刻着手正事,二则也不希望有太多闲杂人等会有所妨碍。可是当他走下火车时,总统府派来迎接的仪仗队连音乐都没奏响,一群警卫员蜂拥而上,夹着一行人就赶紧往外走。这一举动反而险些闹出了误会。
好在人群中总算看到了总统府内务处的熟人李彬,李彬拉着袁肃说道:“不得了,不得了,袁公子千万不要有任何停留,出门之后赶紧上车就走。”
袁肃感到很是奇怪,连忙问道:“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李彬叹息不已的说道:“也不知道前些日子是谁走漏了袁将军抵京的风声,如今京城内的老百姓情绪都很激动,一定都要凑过来迎接袁将军凯旋归来。我们清晨从总统府出来时就已经看到许多老百姓正在往火车站这边赶来,这会儿子外面的全部都是人,若是咱们步履稍微慢上一拍,只怕等会都没办法开车出去了。”
听完李彬的这番话,袁肃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倒是真没料到一大清早的就会老百姓如此积极的出来活动。这或许是一件引以为傲的好事,正所谓箪食壶酒夹道相迎,自古以来都是人民表现出最为崇高的敬意。[
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与这些时日民间躁动不已的情绪不关系。他自知自己在辽东虽然立下了一定功绩,可前后不过一个月不到的阵仗,犯不着大清早的都能引来数百姓到场,甚至还让总统府迎接的仪仗队害怕场面失控。不得不说,这其中确实另有深意。
袁肃和李彬没有再多说闲话,在周围两百余名总统府警卫员簇拥之下,出了火车站们不敢有片刻停留,直奔不远处停泊的车队。小广场早已调集了好几队的警察和车站工作人员排成一个方阵,将车队包围在其中。而在方阵之外,果然是云集上数不清的人群,放眼望去只见是黑压压的一片,分不清楚到场的究竟都是一些什么团体。
最前面的人群看见火车站出站口这边有了动静,马上便激动的扯着嗓子大喊了起来:“袁将军出来,袁将军出来了!”
“是袁公子,是我们民族大英雄袁公子。大家快起来,快起来呀。横幅打起来。”
“欢迎袁公子凯旋归来!弘我民族之威严,扬我中华之尊容,袁君为先驱第一人!”
随着有人领头大声高呼起来,原本沉寂的人群就如同被点燃了一般,一下子全部沸腾了起来。声浪一波接着一波,人群中打出的鲜红色横幅也铺天盖地的张扬起来。所有呐喊出来的声音一不是赞颂之词,也一不是卯足了底气真正发自肺腑的欢呼。
袁肃还从来没有感受到这样受人欢迎的地步,即便是当初上任山海关大都督那会儿,也是因为有人暗地里操作才会有群众到场支持,可这次不仅是京城老百姓完全出于自发前来迎接,而且从到场的人数规模而言,也远远超过了山海关大都督上任典礼时的规模。
不过正因为人实在太多,很快场面就因为气氛的热烈而渐渐有些失控。站在最前面的老百姓们纷纷想要站的更前一些,而后面的人群也跟着向前搡拥挤。之前一波一波的声浪现在却变成了一波一波的人浪,而且浪潮的形势显然是愈演愈烈。
警察和火车站工作人员一个个脸色都很紧张,赶紧聚拢起来形成一道坚实的人墙,生怕待会儿人群汹涌过头而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尤其是若是出现有人跌倒,在混乱的场面中根本从施救,甚至还会引发起一连串的踩踏事故。
到这个时候,袁肃才知道李彬为什么会这么担忧。他将身边的张涵玲搂得更紧了一些,然后跟着警卫队一起奔跑向车队,以最快的速度钻进车内。片刻之后,车队匆匆忙忙的便向着越来越小的人群出口驶去。许多还没来得及上车的迎接官员、警卫员等等也只能跟在车队后面奔跑,顺便协助警察维持现场的秩序。
来到总统府,袁肃循例携带着妻子张涵玲一起,先去怀仁堂拜会了一众长辈。今世非比往日,袁世凯即便再忙也特意安排了时间来与袁肃夫妻见上一面,说了好一些称赞和慰劳的话。一番繁文缛节过去后,这才先被安排到招待所下榻休息。
下午的时候,总统府内务处又派人送来了一份关于这几日的公务行程安排,首先会在大后天的时候于瀛台举行正式的新闻记者招待会,向来自全国各地以及许多外国驻华记者进行一番宣传。宣传的内容自然还是关于辽东事件之后,中国从日本手上收回主权领土一事,除此之外也还特意安排了一些关于帝制一事的问答。
袁肃在看到公务行程的附言当中有所交代,届时记者招待会上会故意安排几名中文记者对其提问,至于他该如何回答没有太大的要求,不过其意思也就是让自己按照之前的态度如是作答而已。哪怕回答的保守一些也可以,只要不是公然反对就行。
瀛台的新闻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次日傍晚总统府专门设宴接待各国使节和社会贤达,届时袁世凯和陆军部总长段祺瑞会在宴会之上,当众为袁肃授勋升衔。关于勋衔的级别,在附言中同样是有一定交代,总统府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擢升袁肃勋二位,授予陆军中将衔。
对于这些安排,袁肃没有太大的异议,既然袁世凯最终下决心在青岛问题上赌了一把,这也表示他的这位叔父并非一是处,更何况自己同样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