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浴火重生西路军>第四百九十三章 做客蓝宫

蒋先生忐忑不安地过了除夕夜继续巡视,到了大年初二中午,宋子文赶到上饶报告各国反响积极,尤其是美苏态度鲜明,支持中国立场,美国邀请陈海松前去访问商谈人道主义援助和商业贸易,表示要增加对我国援助力度,减少对日本粮食、废旧钢铁、石油制品的出口数量。

英法虽然继续保持傲慢态度,对我国放弃和平努力表示遗憾,却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特使访问两国,共同磋商结束战争的途径、方式。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打破了对我国漠不关心、偏袒日本的传统做法,无疑是认可我国的严正立场,有改变对华政策的可能。

日本政府虽然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宣战声明,却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基本停留在近卫声明框架范围内,或许是深陷在华北战场,无力向国府施加压力,国军前方战线平稳。

蒋先生愣了半天,摇头叹息不止,自己掌控国家十余年,却始终无法掌握外交主动权,这小子一出马怎么就打开了局面呢?陈布雷说不是他个人魅力有多惊艳,是他准确把握了国际形势的变化,利用了几大国都需要中国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实际需要转而向中国示好。

自己也派了孔祥熙、宋子文、孙科、王宠惠多批外交代表团出访,也提出了以上观点为什么就没有产生效果呢?陈布雷说那时候咱们战场上败绩连连,日本占据绝对优势,西方人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很少雪中送炭,咱们的外交官只是控诉日本的残暴,一味祈求西方同情支持,又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哪里有陈海松那么辉煌的战绩和张扬的个性,共产党的宣传不仅对国内民众有效对西方列强同样管用,国内战局的改变也是他强硬的资本。

唉。失算了!早知道会这样,这个风头何必要让他出吗,派宋子文,哪怕是王宠惠、顾维钧去也算是党国功绩、政府有为嘛。算了,不跟他计较了,既然西方态度友好,那就赶紧趁热打铁。加强互信互助关系,争取得到他们的军事援助,改变国军装备不足的困境。

指示这小子立即启程前往法国,不过会见各国政要时要有驻外大使陪同,不得擅自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不得随意发表不利于国家、党国、国军的言论、不得指责国府政策。

很快胡世泽来电,陈海松将军19日接到国内批评电报后在酒店里闭门谢客。连他也不接见,他的贴身侍卫马文刚介绍说陈将军伤势并未痊愈,为了国家利益带伤出访,三天来鞍马劳顿,体力不支、再次病倒,需要静养一段,谢绝一切探望、拜访、采访。

娘希匹的。这小子还拿起了架子,想了半天回过味来,显然是对国内封锁宣战消息,对他诸多限制表示不满。臭小子现在是各国邀请的政府特使,以他的个性和手段肯定要从这些过去漠视中国遭受屈辱的大国身上狠狠砍些补偿回来的,这是政府目前最急需的。

不得已,他给在延安的周恩来打电报,对除夕夜发电严禁共产党新华社、新华日报透露宣战声明作出解释。现在国际形势明朗,宣战得到各国理解和尊重,政府认为无需顾虑,可以公开宣传,希望两党保持同步,统一宣传口径,同时发布消息。并主张张掖保安部队整编为第十战区新二军二师、三师负责阿拉山口至兰州的国际援助物资转运工作。

就这么把新疆控制权都送给了八路军臭小子还是养了九天。26日才飞往法国巴黎。

2月27日在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黄蕙兰夫妇陪同下陈海松以中国外交特使身份前往巴黎七区瓦海娜街的马提尼翁宫拜会了法国总理达拉第、外交部长庞纳。

蓝厅是法国总理会见外交官员的场所,因沙发坐垫的颜色而得名,高大的落地玻璃窗透进充足的光线映照着厅内墙壁上珍稀贝壳镶嵌的图案、路易十五时期富丽堂皇、典雅高贵的家俱、纯羊毛、纯手工的波斯地毯,彰显着17、18世纪法国殖民大国时代的富裕与强盛。

陈海松客气地恭维了主人几句。通报了中国政府对日宣战的决定和原因,话锋一转向表示遗憾、希望继续和平磋商的主人,推行绥靖主义政策,面对法西斯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唯恐引火烧身而出卖西班牙、奥地利、捷克等盟国利益却自以为得计的法国发出战争警告。

他认为当今世界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秩序混乱状态,急于摆脱国内社会矛盾转而奉行对内集权对外扩张的法西斯主义的国家越来越多,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克罗地亚到现在的纳粹德国、日本竞相强化独裁统治、扩军备战,向外扩张。

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奥地利、捷克已经成了最早的受害者,而这样的侵略始终没有得到法国在内的西方大国的阻止和警惕,并没有利用国联的集体安全保障机制、争端仲裁机制,通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超强的经济、军事实力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大国牺牲小国利益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绥靖政策让法西斯分子倍受鼓舞,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贪婪的目光已经盯上更多的国家,欧洲乃至世界都笼罩在战争阴云当中,新的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殖民地的战争迫在眉睫,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法国也难以置身事外。

因此每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必须认清楚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本质,对法西斯国家保持高度警惕,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用强硬的坚决的态度对破坏国际关系的侵略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三章 做客蓝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