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邹狗。”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零零总总的将《道德经》中的内容读了一遍,七个小葫芦全都沉浸在了经文之中,安静的做了七个美葫芦。
直到傍晚,一个背着竹筐的老汉回来。
“孩子们,我回来了。”老汉远远的挥手大喊,惊醒了正在领悟的七个葫芦,老远的看到老汉,葫芦们高兴地练练大喊:“爷爷!爷爷!”
老汉高兴地加快了脚步,但是走到近处却发现家门前多了个陌生人。见此人一身白衣,气度不凡,老汉心中一惊:“你是?”
“老丈,有礼了。”左小右抱拳一礼。
老汉急忙回礼:“公子有礼了,不知公子怎会在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下云游至此,见此处有人家,便来此叨扰一番,却不想遇到了七个宝葫芦,老丈真是好福气。”左小右微笑道。
“公子过奖了。”老丈客气一句,道:“原来公子是读书人,真是了不起,只是寒舍简陋,无有野味招待,还请公子见谅。”
“无妨。”左小右微微一笑:“在下习有飞刀之术,打几只野味不在话下,老丈可先烧水做饭,在下这就去捉几只野味来。”
“公子远来是客,还要公子亲自出手,小老儿惭愧。”老汉道。
“老丈无需客气,我去去就来。”左小右看准方向,几个纵跃,已是消失在山林之中。
老汉见状,惊叹道:“不想这位公子是位奇人,真是人不可貌相。”
“爷爷,那个人读书很好听。”几个葫芦摇摇晃晃的说起了之前左小右读书给它们听的事:“我们都听的入迷了。”
“哦?”老汉感慨不已:“真是奇人啊!”
不久之后,老汉已经烧了一锅热水,煮了一些野菜粥,而左小右也揪着两只山鸡回来了:“老丈,且用开水烫毛。”
“交给小老儿就是。”老汉看到两只山鸡,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肉了,今天一定能吃个饱了。
烫毛、拔毛,开膛破肚,把内脏收拾干净,左小右拿出一些调料,做起了叫花鸡。这里并没有荷叶,就只能用别的叶子代替,好在叫花鸡的精华不在荷叶,换了别的叶子一样美味可口。
老汉看到左小右这新鲜的烤鸡方式,眼睛不停地眨巴:“公子这是何种做法?”
“叫花鸡。”左小右微微一笑,道:“是我云游天下时在江南见到一些乞丐吃鸡的办法,不想做出来的味道很是不错,于是就学了过来。老丈稍后一试便知。”
“那小老儿真要试一试了。”老汉呵呵笑道。
不知不觉,天黑了,夜空中挂满了明月繁星,而叫花鸡也烤制完成,拨开黄泥,无法形容的香气飘了出来。
老汉闻着香气,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香的叫花鸡。”
“吃起来更美味。”左小右微微一笑,和老汉一人一只鸡,和野菜粥搭配竟是颇为合适,有荤有素,有干有稀,吃的老汉满嘴流油,连连叫好。
不久之后,一只鸡,两万野菜粥进了老汉的肚子。老汉舔舔嘴角,揉揉有点涨的肚子,吁了口气:“公子这叫花鸡真是天下美味,小老儿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鸡。”
左小右也已经吃光了自己手里的鸡,道:“老丈喜欢就好,叫花鸡制作简易,老丈日后打到山鸡可以自己制作。”
老汉点了点头,虽然他年老体衰,但因为常年在山中采药,身体倒是挺硬朗,而且他也有一手‘飞刀术’,虽然飞的是柴刀,但柴刀也是刀,能砍中野鸡就是好刀。
山林虽然贫瘠,但山里的野鸡数量不少,更何况捡着山鸡蛋,还可以圈养起来,鸡生蛋、蛋生鸡,有个几年,就能养出好大一片鸡,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老汉正畅想着美好未来的时候,七个葫芦却催促着左小右继续读书给它们听,左小右刚吃饱饭,刚好读书消消食,但他并没有拿出书来,只是张着嘴念了一段三字经给这七个葫芦听。
千字文、三字经都是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尤其三字经,更是讲述了历史上发生的一些故事,趣味性和教育性都很强,但这些并不是道家真言,所以七个葫芦并没有像听道德经那样陷入领悟,反倒是对三字经的典故不甚了解,需要左小右一一为它们解释。
听到三字经当中蕴含着如此多的典故,不但七个葫芦娃很惊奇,就连老汉也听的津津有味,心说:不愧是读书人,懂得真多。
直到月上中天,左小右见时间不早了,便停下来:“今日就到这,明日再讲给你们听。”
七个小葫芦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见时间的确是有点晚了,为了不耽误左小右休息,虽然不舍,但还是让他早点休息,以待明日。
不过有个问题,老汉常年单身,睡的火炕只能睡一个人,两个人就太挤了。
“公子你睡床上,老汉在地上铺些干草就是了。”老汉说道。
左小右含笑摆手:“老丈睡在床上便是,我夜间还要练功,有一打坐之处便可。”
“哦?”老汉很惊奇:“公子莫非会法术?”
“略懂。”
“真是奇人啊!”老汉感慨一句,便将一张草席铺在地上,道:“老汉家中只有草席,还请公子委屈一晚。”
“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