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血路妖刀>第九节 铁流粤东
陷是现在的m1车体和炮塔主要采用铆接,一旦被击中,铆钉就被震得象霰弹一样在坦克里到处横飞。这个毛病,许多改装的美国m3坦克都依然存在!

还有第三个缺陷吗?有的,而且这个缺陷相当**!这辆坦克战斗成员4人,但是**的配置了5挺7.62口径的机枪,1挺安装在火炮右侧,1挺安装在车体前部右侧,2挺安装在车体两侧机枪座内,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还有一门37主炮。

一个指挥员,一个驾驶员,一个炮手,还有一个哥们不知道他怎么操作这5挺机枪!幸亏这是美国的产品,如果是中国设计的估计这个设计师,肯定是要被怀疑是拿了哪个机枪制造公司的回扣了!

弄到中国来自然需要改装,这首先就是给坦克开出来瞭望窗,前面开一道缝,让驾驶员可以有130度的视角,然后把每辆坦克卸下来3挺机枪,留出空隙来加装一套通讯系统,指挥员可以通过耳脉对驾驶员、炮手和机枪手下达指令,同时一个连10辆坦克可以在300米之内听从连长指挥车的调动!

连级别指挥车只有一挺机枪和一门主炮,但是装置两套通讯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同指挥,每三个连之中有一个营级指挥车,除了指挥自己连的9辆直接战斗战车之外,还需要随时协调周边的战车。

总而言之,坦克这个玩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活,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和郑洞国都是科班出身,因此他们才能够带出来这些坦克兵,两个战车团中的这些坦克兵,那可个顶个的都是人尖子!

至于t-26,毫无疑问比美制的这种-26a,同样是37火炮,配备2挺机枪,比起美制坦克,t-26a可以跨越1.73米宽度的战壕、涉水深度0.76米,可以越过0.73米的障碍,最大行程比美制m1高出一倍,能够达到225公里,越野情况下也能达到150公里,重量比只有1.27吨左右的美制坦克重了将近10倍,达到10.2吨!

老毛子真他娘的实在!人家把这个t-26称为“轻型坦克”!难怪日本的那些被叫做“豆战车”!

对于中国来说,有就比没有好,况且武器装备是重要因素却不是决定因素,起决定因素的是战术,是人!远近结合、长短结合、轻重结合,这种组合对付日军,已经比当年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辆坦克的优劣,在于机动性、火力和装甲三项指标,自然还有看怎么作战以及跟谁作战,解决了视线和通讯问题之后,美制坦克机动性强,火力相当,t-26则是装甲比美制m1要优越!

因此t-26用于主攻,相当于主战坦克,两侧两辆美制m1则作为保护坦克,形成一个三角形,主要使用机枪打击试图用燃烧瓶和手榴弹袭击主战坦克的日军单兵!

每个连以一个排三辆坦克为一个主战小组,有不同的阵型,正三角、倒三角、横队、纵队、斜线,由连级指挥车负责下达命令和协调。

(四)

结合着装备特点和指挥特点,对日军的打击自然要选择变化方向!

日军的每个据点中心的反坦克炮是打击的重点,实际上日军的反坦克炮配备非常少,因为他们跟中国作战,哪里用的上反坦克!这次发疯似的调上来89门反坦克炮搞的这个铁桶大阵,彭小文也有办法破解!

首先就是重炮兵与坦克的协同,选择这种天气首先就是避免日军的空中战术支援,形成射程的优势,先用重炮清理日军据点群中的炮阵地然后再实施冲锋!

接下来就是运用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向日军一个据点群发起冲锋一般选择采用中央的主战小组实施近程精确火力打击,两个小组左右两翼采用中远程压制射击的战术,在主战小组冲击的时候,两翼6门37炮各自发射5发炮弹掩护,机枪不停顿的射击形成一道火网,确保主战小组的主战战车可以顶着许子的脑门开火!

在接近日军据点群得时候,根据指挥车的指挥,三辆主战战车可以共同冲击,组成一个主战三角队形,冲上去连打击带碾轧,快速通过据点群,主要任务是搜索和收拾没有被消灭的炮阵地,这还只是第一波次!

第二波次冲上来收拾主碉堡和各个明碉!第三波次就是把暗堡干掉,三波攻击根本就不停顿,一个战车团就这样风驰电掣地冲过阵地!

第四波次带着步兵过来巩固阵地s续步兵陆续通过,随后工兵开始将阵地进行修复和整理,然后部队迅速从缺口楔入纵深!

的确日军有89门反坦克炮,但是分布在三道防线将近六十个据点上,日军的惯性思维中,坦克就是掩护步兵的一个盾牌,就连徐庭瑶的装甲部队,由于第一次出击没有强调步坦协同而在淞沪会战中全军覆没,他后来带的部队,也是强调“步坦协同”!

这种侧翼卷击,彭小文又一次剽窃了后世的战术,这套战术现在还没有人打出来过!等到这一仗打完之后,看那些“坦克战专家”怎么说!

针对日军的链式防御,彭小文这一个装甲纵队有2个战车团,18个战车连,担任侧翼卷击的戴安澜装甲纵队坦克数量高达180多辆!

采用双小组两翼钳击的方式,两个战车连为一个波次向一个据点进行打击,这种火力配合到打击的突然性,用两个战车团欺负日军一个双中队级别的据点,日军根本就接不起这个招!

180辆坦克分成3个波次,凶猛地直插纵深!从白云山背后的第三道阵地切入,重炮部队就干掉


状态提示:第九节 铁流粤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