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血路妖刀>第二十三节 浴血江河

(一)

靠近大路有一个小土包,王尚彪带着战士就在这里修筑工事,四周都是拔不动脚的稻田,鬼子要想通过,办法只有沿着公路迅速占领这个小高地,所谓公路,也不过是夯结实的土路而已,王尚彪吩咐在距离高地80米处和40米处各埋设两枚地雷,而且都是一碰双爆装置,剩下一枚他就揣在自己怀里,等着和鬼子同归于尽。

鬼子没有使用浮桥,但是有充气登陆艇,重机枪和迫击炮肯定还是会陆续跟上的,战士们在小高地上面迅速挖掘和修建掩体,现在要修建一个齐胸的战壕肯定是来不及,每个人就抓紧时间修筑一个卧式掩体!

日军前哨部队很快沿公路推进,周围空无一人,按照从伏击地到这里的脚印和血迹来看,“逃窜”的中国守军正是沿着这条路向第三道河流边跑去的,迅速!迅速!追上去,杀光他们!

小土包大约10米多高也就是一个三四层楼的高度,王尚彪把18个战士分成组,两个机枪手各带一名副射手埋伏在左右两翼,他自己的位置稍微靠近左边的机枪手,两个掷弹筒手在他右手处5米多远,其余11名战士分成四个小组,每隔五米一个战斗小组,小组三个人或者两个人,前后错落,组长在后面大约2米的距离,王尚彪的位置可以随时指挥全部小组,看到日军前哨部队大约一个小队,他嘱咐到,不用着急,节约子弹,等到鬼子靠近了我说打的时候才准打!

日军前哨一个小队并没有发觉有危险,在这个小土包设伏击也太不靠谱了,而且根本没有发现掩体沙包,迅速通过!火速追击!

趟过80米的区域并没有碰响地雷,因为那两个地雷是埋设在最靠近路边的地方,战士们不禁遗憾,扭头看着王尚彪,那意思是,当初你非要俺们这么埋,现在知道错了吧!

谁知道王尚彪高兴地说,没炸,好!太好了!王长官疯了吧!

(二)

这一个小队携带轻武器趟响距离小高地40米处的第二个雷场之后损失太大了!

第二个阔剑雷场一枚埋设在正前方的路中央位置,相距10多米的日军后放右侧路埂上埋设一枚,两枚阔剑正好形成了一个夹角,之前阔剑实验时候的队形都没有这个队形稠密!王尚彪还是第一次见识阔剑的杀伤力!64个人的满编小队瞬间被威力强大的阔剑砍倒一半以上,王尚彪命令步枪和驳壳枪开火,机关枪和掷弹筒兵各扔四颗手榴弹!

他娘的这是什么玩意,怎么这么变态,彭小文啊彭小文,你怎么不多给我们几个,要是我们带个千儿八百个过来,往河堤上一埋,那鬼子要被多干掉多少啊!

40多米的距离,驳壳枪的威力显然更大,连王尚彪在内四把驳壳枪各自打了两个10发弹匣,步枪也就是每人打了三五发子弹,再加上20多颗手榴弹,没死透的和侥幸逃脱阔剑密集碎片的日军再也没有逃脱这迎头一击,一个小队顷刻之间被全部报销!

后续敌军到达还需要四五分钟的样子,快,冲下去把小鬼子的手榴弹和歪把子机枪弄上来,鬼子这是轻装小队没带掷弹筒,有了老子照单全收!我现在什么武器都想要,可是时间来不及啊,快!快!快!

好了,差不多了,鬼子就要跑到了,别贪心了,听到没有!***快回来,笨蛋,不要从正面回来,绕到后面去,从后面跑上来!快!快!快!

(三)

日军第二波部队从400米距离就开始使用机枪对山顶进行火力压制,掩护步兵快速突进,数量大约两个小队一百多人,四挺机枪交替掩护。

不着急不着急,王尚彪命令战士们全部趴倒不准抬头,他根据经验不时观察着日军的动静,日军的压制火力非常密集,几乎无法进行有效观察,子弹飕飕地从头顶上飞过,哪怕头稍微抬高一寸就要与高速飞行的子弹亲密接触。

400米到200米处使用火力进行密集压制,直到把队伍送到100米的位置,从这个点展开高速冲击,尤其是200米处,日军的火力密度将达到一个顶峰,这就是日军严格规定的攻击战术。

对于这样的战术,只要防守部队抬头观察就会造成伤亡,但是如果你不还击埋着头,最后100米的冲击距离,最多也就是15秒到20秒的时间,想一想这样的时间步枪能开几枪?

就是这套战术,从日俄战争一直打到太平洋战争后期,直到最后阶段,美国针对日本的这种战术设计了针对性的防御方案,步话机配置到班级别可以呼叫支援炮火,装备大量装备自动火力,在最后100米的冲击距离埋设密集雷场,单兵配备自动手枪等等。

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哪里经受过如此强悍的火力啊,而且埋头躲子弹一枪不发等待鬼子靠近,那种等待对于人内心的煎熬太大了,那心脏简直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就象晕船想要跳海,晕车想要从车子上跳下来的感觉,就想露出来头对着对方打一梭子,不是为了打着打不着,就是无法忍受那种折磨而已。

除了王尚彪在预先准备好的观察孔进行观察之外,其他老兵跟没事一样,一边抽着烟一边咒骂着,从北伐到军阀混战,从九一八到凇沪战场,血里火里滚过来的,就从那子弹的声音和炮弹的声音就能感觉到鬼子到哪里了。

“行了,抄家伙,准备干活!”王尚彪低吼一嗓子,所有战士扶了扶钢盔,各自就位,等待那最后的时刻。

将近100米的时候,日


状态提示:第二十三节 浴血江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