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度根为什么会这么不要命的想把菊花港给打下来?按陆仁等人的仔细分析,原因肯定是出在步度根大军的粮草军需上。现在是初入严冬不久,北方已经是雪花飘飘,草原上的牛羊已经无草可食,再依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他们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粮食的。
而菊花港是陆仁谋取辽西地区中最重要的桥头堡,这两三年的时间里已经积存下了大量的钱粮军需为之后的作战行动提前作好准备。所以步度根一但拿下了菊花港,就等于得到了大批的钱粮军需。
除此之外,如果夺下了菊花港这里的海船,步度根甚至可以借助这些海船的运输,从海路避开山海关这样的雄关,直插向华北平原地区。只要插了进去,步度根也不求攻城,只求掠地,抢光了东西再坐船闪人……这是步度根的想法,只不过步度根没有想过他的骑兵驾驭不了夷州的海船,但这是当时人们观念与见识上的问题,说多了也没意思。
基于步度根的这种思想,赵雨就有想过出奇而致胜的事。步度根不是想要钱粮军需吗?那就顺着他的想法来好了。
数日之后,夷州大规模的后勤船队出现在了菊花港的近海区域。只是由于菊花港的战事正激,船队无法进行正常的卸货,只能是两只或三只的这么靠过来,然后再在海军舰船的炮火掩护之下一点一点的把船上的东西运卸下来,并且在菊花镇开出来的部队的掩护之下,把这些货物勉勉强强的送到镇子里去。
由一百多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每天却只能由五、六只船靠岸下货,那得下到猴年马月去啊?另外船队这才刚刚远航完成,船只上的淡水需要补充,菊花港这里又因为战事正激的缘故而不能停靠,所以船队驶去了菊花港西南方向某块地头的大河入海口并在那里临时停靠,每天只是有五、六艘船驶到菊花港码头来下货而已。
这种事能不被鲜卑骑兵们查觉到吗?所以很快的,步度根就探明了这只庞大的夷州后勤船队是在哪里临时停靠并且补充淡水。正如赵雨和吕玲绮所料想的那样,步度根现在想要钱粮几乎想得都快发疯,菊花镇却又一直强攻不下来的,好处没捞到不说,人马却损失了不少,火气正大得很。现在听说有这么一支庞大的船队就在自己的鼻子底下,又哪里会轻易的放过?而事实上,步度根也存着打运输舰队主意的心思。
当然了,步度根能够成为鲜卑大人,也并不是真的就有那么菜,该小心一点的地方还是比较小心的。为防有诈,步度根派出了斥候去打探情报,而据斥候的回报,这只船队会选择大河入海口这里临时停靠,主要是因为庞大的船队才刚刚完成远航,各船各舰上的淡水都基本用尽,需要及时的补充。一但全队的淡水补充完毕,船队就会选择其他比较安全的地区去停靠。
步度根得到这样的回报,心中再无疑虑。不都说“当断不断,必蒙其乱”吗?如果任由这只富得流油的船队从容的补充完淡水再驶去他处,那步度根搞不好就会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于是步度根当即下令,率领半数以上的鲜卑大军于夜间出兵,务必要赶在夷州后勤船队补充完淡水之前赶到,再把这支船队给抢个稀哩哗啦。
一百多艘船啊!假设一艘船带了十吨粮食的话,一百艘船就是一千多吨,换算成汉斤就足足有两百四十多万汉斤。步度根这次出兵是五万人马,一但抢掠得手再平摊下去,平均每个人都能分摊到几十上百汉斤以上,差不多是好几个月左右的口粮了。
这么大一笔的钱粮,换谁谁又能不动心?而实际上,夷州船队的运载量绝对不止一千来吨这个数,步度根带来菊花港地区的人马也因为连续作战的缘故,亦已没有五万那么多。也就是说这只船队真要是被步度根抢到了手话,步度根可就发了大财了。
顺便说一下,陆仁手上的夷州,其主要的远航船只是参照欧洲大航海时代时期的大型船只来建造的。而大航海时代的船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三桅大帆船,这种船只在大航海时代中期的载货量可绝对不止三十吨这么差劲。据陆仁手头的资料,一艘标准的西班牙三桅大帆船其总载重量可以达到一百五十至两百吨。
除此之外如果是传说中的“郑和宝船”那更会吓死人,三千吨的载重量啊!不过有些资料上好像说“郑和宝船”只是郑和舰队中的旗舰型船只,数量也就那么几艘而已,而郑和舰队中真正的主力船只是“三千石船”。换算过去,明代的一石=70.8公斤,三千石就是212400公斤的近220吨!每每看到这些的时候,陆仁都想跳起脚来骂娘。可恶的明代锁国政策!以郑和时期明代的海船实力,明代完全有能力去殖民世界的!
扯远了,打住。而这些无非就是说在夷州对北方军团的后勤供给问题上,陆仁可是下足了功夫的。算一下过去,一年四次,每次八千吨左右的粮食,就是一年下来夷州可以向北方军团提供三万两千吨的粮食。
三万两千吨的粮食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三千两百万公斤,六千四百万市斤。按一个人每天一斤的口粮来记算,足够十万人吃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了。
闲话少说,只说步度根亲自带着一万多骑趁夜奔袭夷州的后勤船团,差不多到了地头之后远远的就望见了海岸边的夷州诸船,有不少水手正在河口那里灌水入桶再运上船去,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