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醒醒,时候不早了。”
“嗯。”陈华清支起身子,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叫自己的是孙喜。
陈华清下了床,说道:“孙喜,怎么回事?现在什么时辰了?”
昨晚整整闹腾了一晚,到了后来,陈华清让黄诚拿出柴家送的酒来,和众人喝起酒来。陈华清酒量不咋地,喝了两碗后便醉倒了,后面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快到巳时了。”
“什么!糟了。”陈华清赶紧跑出屋子,去找黄诚。在除夕打扫军营时,陈华清就和黄诚商量好要在大年初一这天去拜访重庆卫的老人、卫所军遗属和表现杰出的街道代表,没想到自己起迟了,喝酒误事啊,以后能不喝就不喝了。
黄诚早醒来了,醒来后本想让人叫醒陈华清,但想到昨晚陈华清睡得那么晚,又喝了不少酒,还不如让他多睡一阵,毕竟带着倦容去拜访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即使陈华清是重庆卫目前的最高长官。
“应诚,准备的怎么样了?”陈华清一见黄诚就赶忙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好,让我先收拾收拾。”
陈华清洗漱完毕,又换了一套新衣服后(衣服也是柴家送的),问道:“应诚,先去拜访哪一家?”
黄诚拿出一张纸来,对陈华清说道:“大人,这就是咱今天一天要拜访的人。”
陈华清看了一眼,清单上的人不少,说道:“这样吧,我去拜访老人,你去看望街道代表,让孙喜和廖永锡去探望遗属。”
黄诚点了点头道:“好。”
孙喜和廖永锡得知自己要去探望卫所军的遗属后,表现得十分积极。按照孙喜话来说就是:“那些死去的士兵是我们的袍泽,他们的家人我们不照应那让谁来照应?”
陈华清上门的第一家是刘老汉家。刘老汉家虽不是大户,但却人丁兴旺,子孙众多,刘老汉就有三个孙子加入了卫所军。
得知陈华清要来后,刘老汉亲自带着家人在门口迎接。陈华清到了刘家后,颇为不好意思道:“刘老伯,这大冬天的还让你在门外面等,冻坏了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刘老伯笑呵呵的道:“大人说笑了,老汉身子骨硬,不怕这点冻。”
“大人,过年好。”刘老汉那三个在卫所军当兵的孙子向陈华清行了个军礼。
“好,大家都过年好。”陈华清笑着回道。
在刘老汉的带领下,陈华清进了刘家。大年初一这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拿出来,让家人吃个痛快,刘老汉家也不例外,甚至还忍痛杀了只鸡。
刘老汉看着自家桌子上摆的菜,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菜,不好意思道:“大人,家里就这些了。”
陈华清摆了摆手道:“刘老伯,你言重了。我来你家可不是吃饭来了,是给你送礼来了。”
“大人,此话何解?”刘老汉问道。
“来来来,大家都坐下。”陈华清招呼众人坐下后,对着刘老汉说道:“刘老伯,前些日子大家分地,不是把咱重庆卫的人口数统计了一下。我发现,就现在的重庆卫,和你一样年纪的也就五个人了。孟夫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年老的人,所有人都应该敬重。”
在座的刘家人有读过一点书的,听了陈华清的话后点了点头。在封建王朝时代,朝廷很重视尊敬老人,甚至把活过九十岁的人视为祥瑞。
陈华清送给刘老汉的年礼都是一些很实用的东西,有六袋米、六大包盐、六匹棉布,取“六六大顺”之意。
刘老汉看着卫所军士兵把东西搬进自家屋子后,抓着陈华清的手连连谢道:“多谢大人了。”刘老汉从陈华清送的东西看出陈华清是个很实在的人,对于刘老汉而言,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家需要的,比那些花瓶之类的实用多了。
陈华清送出东西后,便向刘老汉告辞。刘老汉怎能就这么让陈华清走了,非要他吃两口菜再走,说是这样吉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华清哪能走,便坐下吃了两口菜,聊了两句后,陈华清说道:“刘老伯,这次我真得走了,吃好喝好啊。”
刘老汉把陈华清送到门口,直到看不见陈华清的身影了才回家。回到家,刘老汉把他三个在卫所军当兵的孙子叫了过来,说道:“大人今天给家里过来送东西,让咱们家涨了脸。你们三在卫所军里要好好干,好好练,不要丢咱家的脸,也不要丢大人的脸。”
“是,爷爷。”三人同时答应道。
黄诚这边,他最先去的是李海茹(李家婶子)的家,这是黄诚第一次到李海茹家。
“大人,你怎么来了?”李海茹见是黄诚,有些惊讶。
“这段时间你作为街道代表表现很好,给你发奖励来了。”黄诚笑着道。
“娘,咱什么时候吃饭?”这时从屋子后面跑出来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黄诚和跟在他后面的卫所军士兵,有些怕生的躲在母亲后面。
李海茹无奈的笑了笑,把小男孩轻轻拉到前面来,说道:“来,虎子,这是你……”
“叫叔叔就行。”黄诚赶紧说道。
“嗯,这是你黄叔叔。”
“黄叔叔好。”小男孩把手背在后边,低低的说道。
黄诚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小男孩看了看自己的母亲,看到自己母亲鼓励的目光后,捏着小拳头回答道:“我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