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林曦她们每人挑了一根银簪子,一副银丁香的耳钉。 都在二两左右,三个人没超过六两。刘氏知道她们是想给家里省钱,就自己上手,又为每个人添了一副绞丝细银手镯才罢休。
几个人欢欢喜喜的出了首饰铺子,刘氏就招呼着回去了。路上遇到同村的牛车就搭了顺风车,轻松很多。
沈家今年的年夜饭准备的很是丰盛,鸡鸭鱼肉样样不缺。最受欢迎的是林家回送的牛肉,这可是很难得的,一般的牛是不允许私自屠杀的,所以每个人都吃的很是开心。
吃完年夜饭当然得守夜了,沈家人齐聚在堂屋,升了两盆火,摆上一些零食,大家聊着笑着,孩子们在旁边闹着,倒也自在。
林曦好不容易撑到子时,和家人吃了饺子。沈瑾瑜带着侄子们放了一挂鞭炮,就各自睡去了。
大年初一不能贪睡的,所以大家很早就起**了。孩子们很是兴奋,开始逐一拜年收压岁钱。林曦和沈瑾瑜商量好了,每个红包里都放九文钱,预示着好运长长久久。
刚吃完早饭,沈家就迎来了一群幸伙来拜年的。刘氏乐呵呵的把准备好的零食拿出来,给每个人都分了些。孩子们笑着道谢就带着沈家的孩子们去往下一家了。
沈家人分开行动,沈大壮带着兄弟们去长辈家中拜年,沈老爷子在家招待上门拜年的人。一整天沈家都是热热闹闹的。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沈瑾瑜和林曦赶着牛车去了。路上前两天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有些滑,所以牛车走的并不快。
到林家时已经快到午时了。亲人见面自有一番亲热。热热闹闹的吃了午饭,林昊就带着沈瑾瑜去了书房。
林昊询问了沈瑾瑜什么时候去书院报到。沈瑾瑜把自己的打算,带着林曦和三个侄子到书院的想法告诉了林昊。
林昊听了自然开心,和妹妹住的近了,见面也方便。有什么事也能照顾着,多好。
两个人商量了给魏老先生,和朱县令的拜年时间,又聊了会学业,时间就不早了。天黑得早,沈瑾瑜和林曦就告辞回家了。
林曦走后,杜氏有些不舍。林昊看着妻子闷闷不乐的样子,把沈瑾瑜的打算告诉了她:“好了,别不开心了。等过完年曦儿就会回到县城来居住了。”杜氏听了很是高兴:“真的啊?这简直太好了,这样我们两个人又能经常见面了。”
从初三开始林曦就忙碌了起来。沈家亲戚朋友众多,族人又住在一起。今儿去那家走亲戚,明儿去他家喝春酒,整个忙的团团转。
正月初十是林曦十六岁的生日,因为沈家没有给大人过生日的习惯,所以林曦也就没有声张。只是心里还是有一些酸酸的,不由的开始想念林家的亲人们。
晚上休息时,林曦还是有些闷闷不乐的。正在发呆时被人抱住了,知道是沈瑾瑜也没有挣扎。忽然感觉自己的头上被插进了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个簪子:“这是?”
沈瑾瑜亲了她一下:“娘子,生辰快乐。”林曦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情瞬间变好了。沉闷的心情一下子全开朗了:“谢谢相公。”
一直忙到正月十五才消停下来。吃完元宵,沈瑾瑜就要开始准备去书院的事情了。趁着元宵节晚上老爷子心情好,沈瑾瑜独自去了二老的房间。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第二天的早饭桌上,沈老爷子嘱咐方氏和王氏收拾孩子们的行李,跟着沈瑾瑜一起去县城的白鹿书院念书。林曦跟着去照顾大家。
拒两个儿媳妇有些惊讶,可还是很高兴的去收拾孩子的行李了。毕竟县城的书院可比村子里的学堂好的太多了。
只是很快的两个人就为难了起来,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除了新做的棉袄,剩下单薄一些的衣服都有些破损。之前在村子里时还算可以,大家都这样,不存在谁笑话谁,可这到县城里的书院就太难为情了。
林曦也知道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都不太好。从自己的嫁妆中选了适合他们的细棉布料给两家送去了。两个嫂子刚开始不好意思收,被林曦强硬着才收下了。
方氏和王氏连夜给孩子们做了两身衣服,给孩子们试穿合适后才算安心。
正月十七,沈瑾瑜和林曦准备去县城的书院了。刘氏准备了很多的东西,连粮食都带了很多,满满登登的塞满了整个牛车。沈瑾瑜很是无奈:“娘,您把牛车装满了,我们这些人坐在哪里啊?”刘氏才惊觉牛车已经没有坐人的地方了。
只是让她拿下来什么东西,她都觉得为难,正在刘氏犹豫时,外面响起了马蹄声。景山冲出去看了看,大喊着:“奶,好像是三婶家的马车。”
外面想起景山打招呼的声音,是林成。原来林昊害怕沈家的牛车不够用,就让林成早早的驾着自家的马车来帮忙了。这可是真是刘氏的及时雨啊,这下不用纠结了,全都带走。
众人道完别开始上马车,刘氏开始抹眼泪。不停的嘱咐着几个孙子要听话,要好好念书。林曦看着婆婆不放心的模样,悄声的和沈瑾瑜商量:“不如让娘跟过去看看,不然娘不放心。反正大哥还要赶着牛车回来的。”
沈瑾瑜看着自己母亲不舍的样子也很无奈。想了想也同意林曦的办法,就和刘氏说了:“娘,要不您老人家跟我们过去看看?反正现在有了马车,坐得下。”方氏和王氏听了也很高兴,孩子走了她们也很不舍。让婆婆去看看,回来和她们说说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