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喜雨农歌>第三百三十二话 缘分等于机会

随后几日,春雨倒也是过得不错,她带着小媛和小锣随郭林和徐成贵一行人去游了几日西湖。虽说这个时候已是深秋了,不过这南方里的气温总归是高一些的,搁往日霜在北方降以后怕冷的她都少不得要穿棉衣了,现在却还是一件单夹衫足矣。

此时游西湖自是一番别样的好享受,但令春雨更加舒心的是,郭林自是见面几日就一直没有提及以前的事情来,到让她少些顾虑了。而徐成贵虽说也是知道一些的,又听得自己姐姐说的一些关于春雨的事情,与他知道的可是大相径庭,顿时觉得里面很有故事,并且水还挺深的,也倒是识趣儿的三缄其口了。

不过那徐成贵虽然是回家来了,郭林却不是特意随他来杭州游玩的,原来他这次来此处,是为了钱塘江那里的堤坝修建的。

原来这钱塘江涌潮历来破坏力特强,远非一般河口潮涨潮落的动力可比,尤其是当它在风力鼓动之下,入海口咸水倒涌,经常导致溃塘,乃至“大片滩涂陆沉”。因此,早在东汉年间,杭州就出现了最早的防潮海塘。

此后历朝历代都努力修塘御潮,然而人们与潮水的千年抗争始终落在下风,直到吴越王钱镠发明竹篓装石堆塘、并以木桩固定的筑造方法后,抗潮能力才有了质的改善——那钱王“三千强弩射潮低”的传说,正是杭州先民们对于战胜潮水的真切渴望。

但这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明代以前,若出现大潮汛,还是会有河岸坍塌,海塘崩溃,人们“无力可施”,尽管此前的宋元之际,海塘工艺已经又有了改进:一层柴草一层土的柴塘,还有外石内土的石塘。

但是每隔一段时日,特别是到了江南的梅雨季节时,更是容易发生什么不测,所以提前防范于未然,所以每隔两年朝廷就要派个工部的督查过来,负责修缮事宜。

春雨听得郭林就是这次派过来的官员,心想他竟是进了工部,看来这次事情要是办得好了,少不得回去能有个好出路的。虽然她不太知道这官场的事情,大体也是明白的,你要是没有靠山,就是状元郎也是不一定随意就给安排给地方的知县坐坐,三年之内如果没有什么好的作为,说不得还是不能被调回京城。春雨不知道这些个当官的是想法,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呆着舒服,还是那或许会有所出路,但是水深火热的京城呆着舒服……

不过她却是知道,郭林的这份工作却是不容易的。先不说别的,就说为公家修缮河坝之类的工作,是要劳民伤财的。虽然也是一大建设,对百姓也是好的,但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想一下,朝廷即使播有公款,真正到了修缮的花销上,却定是会减少的,其中缘由自是不用提的……据说那宋元时期,杭州地方政府受了朝中的旨意,要修缮堤坝前,常用的做法,便是摊派劳役,或是动用军队临时帮忙,并向受益的居民收缴柴草土石和银两。而明朝筑塘劳力也“多有征发民夫、调用兵丁,不计工费”,且没有固定经费来源,常依靠临时抽税、富户赎罪银和官员捐助等。

这样一来,本来就为了自家生活奔波的人们,还得每家每户的抽出劳力去修缮河坝,还得出些材料和银两,可不是给生活增加了难度嘛。所以即使这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也是不能理解的,在他们眼里如果是单单出了劳力也罢,那材料和银两就不应该他们出的……

春雨只是一介妇女尚能明白这些弯弯道道,更何况早在中榜之前就深谙官道的郭林了,除了这些是在他的了解仔细的范围之内外,他已是想了许多的对策了,不过这还是需要前去与当地官员交涉的。

所以他才提前过来了,本意是先和他这个钱塘人士的同窗一起,了解一下情况的,不料意外之喜在此竟是见到了春雨。毕竟春雨与周旭安的事情,现在京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他中间去看过她时,总觉得心疼却是无能为力的。现在既然在此处遇到了她,是不是说明,两人之间这算是深厚的缘分了……

所以他才克制住内心的悸动,继续想以前那般,和她相处不让她有什么不安和不妥之处。既然这是上天给他的缘分也就等于是机会了,那么他何乐而不为呢。一度以为他将是要离她越来越远了,甚至于连表达的机会也是没有了,现在看来,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

三天后便是郭林上任去的日子,眼见着马上就要到了,郭林这才意识到,这几日陪着春雨游转了西湖十景,却是一直有柳家的两个小姐弟还有徐兄作陪,他竟是没有办法与春雨表明心迹。虽然知道这样是有些快的,但是他心想至少得让春雨知道,她身边时有个人在默默守护着的。

所以这日一早他没有叫上徐成贵,而是独自一人出了两人住的客栈,到了后塘村的柳家门前。

恰逢柳家的老大娘赶着上工去,正好见了郭林过来。她自从知道这郭林竟是个从六品的工部督查后,那可是更加的热情了,虽然她不知道那从六品的工部督查是个多大的,但是却一度认为是钦差大老爷,她的认知中只要是朝廷派下来的都是钦差。

柳大娘听说郭林是来找春雨的,便赶紧要把他迎进去,却是被郭林拒绝了,只是说让她去把春雨叫出来。柳大娘倒也是个爽利而且不多事的,也没有多问便是笑着又回到了院子里,去了春雨那间屋子门前。正准备敲门却是见春雨已是起来并且收拾利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话 缘分等于机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