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最终武道>第八十一章 了空之死

骤然间,师妃暄的心变得平静无比。

当然,在不远的未来,她恐怕会比现在还平静。

因为,她要死了。

当叫住刘若水的那一刻,师妃暄就做好了舍身侍魔的准备。但她没想到的是,重要喂养那个“魔头”的,乃是她的血肉。

无需多言,刘若水身上那不断暴增的杀气已经证明了一切,她看得出,因为自己身上发出的那一丝杀气的缘故,刘若水的注意力已经彻底的放在了她的身上。毕竟,此时的了空处于一种有意无意的虚无状态,刘若水的注意力一旦从他的身上撤走,就再难放在他的身上。

所以,那一枪会落在师妃暄身上。

哪怕师妃暄再自负,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接下这一枪

但是师妃暄的心里,却没有半丝悔意,此事因她而起,本就该因她而结束。

唯一可惜的是,她没能“俘虏”那一个魔头。

师妃暄不知道,如果换了一个时候,刘若水也未必能够抵挡住她的魅力.不然在开始的时候,刘若水不可能会手下留情。但再这一刻,哪怕师妃暄是妲己再世,也拦不住这一枪。

师妃暄不知道“戾枪”,如果她知道的话,就能明白这一枪恐怖到了什么地步。

“戾枪”和“戒尺”不同,戒尺脱胎于刘若水的儒学造诣,脱胎于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刘若水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戒尺”,只是因为这一尺脱胎于“小李飞刀”,刘若水以为它会像小李飞刀那样成为一把“惩戒之尺”。但是,它的名字其实并不恰当,而应该称之为“儒尺”或者“心尺”才对。

王阳明先生曾说过这么一个理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所以戒尺才会给人一种“无处不在”,怎么也躲不开的感觉。因为刘若水的心灵到了那里,这一把尺子就会击在哪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了空进入佛门所说的“寂灭之境”的时候,刘若水才无法用“戒尺”击中他。因为此时的了空已经在刘若水的“心外”。

至于戾枪,它可谓是名至实归,那个“戾”字就道尽了根源。

“戾枪”之所以会有一个戾字,是因为这一枪源于国术,更是源于刘若水在国术上的失败和暴戾。

国术本就是一门“暴戾”的武功。从它出生起就有“只杀敌,不表演”的说法。佛门的武功,道门的武功,大多是为了超脱,而国术却只是单纯的为了“杀戮”。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国术修到“至诚之道”之后,便没有了路。

当年的刘若水,其实也动过专修国术的念头。毕竟,他都已经达到了国术的最高境界,“至诚之道”。

但刘若水最终却不得不放弃了国术。因为他的前方已经没有路了。

对于一个武者来说,这岂不是最大的悲哀?

按照佛门的说法,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而其中最苦的,就是求不得。

“戾枪”这一门就是在这种情况诞生的,其中蕴含的暴戾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戾枪”没有大成的时候,刘若水还能够压制住这一招,让其看上去不那样暴戾。可是在刘若水击杀晁公错,以一位宗师的性命来“洗礼”这一招,让“戾枪”真正大成之后,刘若水便再也压制不住其中蕴含的暴戾之气。

杀挡杀神。佛挡杀佛。

区区一个师妃暄,自然也拦不住这一招。

不过,对于一个武者俩说,能够见识到到这样的一枪。的确是一件幸事。

但师妃暄却并没有感到幸运。

虽然慈航静斋的弟子一直在追求天道,但拥有一种舍身为道的情怀,但她却绝不愿意死在这一枪之下。

原本,师妃暄见过刘若水的枪法,也知道刘若水的强悍。但见到这一枪之后,她才见到了真正的“刘若水”。

在师妃暄眼里。刘若水手中的枪并不是枪,而是择人欲噬的蛇。

不,那不是毒蛇,而是一条蛟,一条龙。

师妃暄明明已经超过了她的师傅,达到了“剑心通明”的境界,但她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一条毒龙。

一时之间,师妃暄的心中竟让有了一种想要转身逃走的感觉。

不是因为师妃暄害怕了,而是一种来自生命本能的抉择。

“戒尺”会让人感到敬畏,而“戾枪”却只会让人恐惧。

不过,师妃暄终究没有逃,而是握稳了手中的“色空剑”,轻声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她所说的偈语明明和了空没有丝毫分别,但却给人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原本一切就该如此终结,但就在这个时候,三个连续的意外发生了。

在师妃暄打算做殊死一搏的时候,她的前面先是多出了一道倩影。

独孤凤。

相比于暴风雨中央的师妃暄,独孤凤虽然也为“戾枪”而感到恐惧,但她却并没有那种随时会死去的预感,因为只要她不妄动,那这一记戾枪是不可能刺到她的。

独孤凤原本是不该出手的,因为师妃暄和她并没有什么交情,师妃暄的死活自然和她没有关系。

但是,独孤凤却毅然而然的出手了。

因为在戾枪出手的那一刻,她感到了恐惧,好似窒息一般的恐惧。

面对恐惧,大部分人恐怕会退缩


状态提示:第八十一章 了空之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