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穿越盛唐当驸马>第八十四章 不王而王
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秩弧!崩钍手慨然一声叹息:“诗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如此幽约深曲,小友年纪轻轻,如今仕途人生可谓一帆风顺,却不知为何有此感慨。”

顾元溪一声苦笑,总不能说是我抄袭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吧?随即转移话题道:“两位还未告诉我王摩诘如今所在哩?”

李适之摇头道:“王摩诘如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那里本是武后中宗年间大才子宋之问的馆舍庄园。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其间有山有湖,有树林有溪谷,确实不失为一优胜之所。”

“王摩诘淡泊雅志,过着吃斋念佛,诗歌唱和的生活。”张旭忽然长叹道:“我与他,也是许久不曾相见。”

“如此说来,恐怕见之极难了。”顾元溪有些失望。

“这倒不会。”张旭哈哈大笑道:“过些时候的赛诗大会,王摩诘便是主试官员之一,到时你便可亲眼目睹其卓然风采。”

“这王摩诘暂且不提。”张旭微微一笑道:“他那几个弟弟也是当世俊杰。其二弟王缙在开元年间科举中,以举草泽文辞清丽科而上第。此人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号称‘功超薛稷’。也是赫赫有名。”

王缙?顾元溪倒是知道王维有个很有名的弟弟,后来还当了宰相,或许就是这个王缙。

“其三弟王繟是下蔡县令,治政颇有方名。其四弟王纮则是国子监太学助教。”张旭颇有感慨道:“太原王氏不愧是魏晋以来的顶级高门士族,殷殷才士何其多也。”

“我闻太原王氏,虽然乃五姓七望之一,却已经不如崔、卢李、郑。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顾元溪微微笑道:“却不想王家才士仍旧如此多也。”

“岂止岂止。”张旭摆摆手道:“太原王氏自入隋唐以来,在山东高门内,虽然已远远不如崔卢李郑四姓,但在本朝先天、开元、天宝年间,杰出人物却是极为可观。”

“哦?愿闻其详?”顾元溪问道。

张旭不慌不忙的解释道:“且当今天子原配皇后便出自太原王氏。除了王维王摩诘以外,时下被成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与作出七绝压卷之诗的王之涣都是太原王氏的大才子。”

“哦?”顾元溪心头一震,这才记起盛唐还有两位边塞派大诗人,王昌龄与王之涣。其中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与“诗家夫子”,诗名显赫无比。而另一位边塞派诗人王之涣则与王昌龄、岑森、高适合称“边塞四大诗人”。其名作《凉州词》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民国的章太炎称为“绝句之最”。

“可惜王季凌在天宝元年便去世了。上天无情啊。”张旭哀哀一叹,王季龄便是王之涣,对他的早逝,时下世人都是大为可惜。

顾元溪也是颇感悲凉,李适之见状便转移话题道:“顾小郎以为太原王氏仅仅出三位诗宗便错了。王氏如今在大唐军疆,也是能才辈出。”

“太原王氏,如今在军界最为活跃的便是御史大夫、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李适之脸色溢着微笑。

“王大夫也是太原王氏的子弟?”顾元溪嘴张得像鸡蛋那么大,一下子就愣住了。

“不错。”李适之点点头道:“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都是周灵王太子姬晋,也就是王子乔的后代。其中太原王氏最著名的又分为太原晋阳王氏与祁县王氏、乌丸王氏。其中晋阳王氏便是传统太原王氏的嫡宗房。曹魏司空王昶,西晋司徒王浑父子;东晋尚书令王述、中书令王坦之、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祖孙都是这一脉的人。本朝有大才子王勃。”

“而太原祁县王氏,最出名的便是东汉末年使连环计的司徒王允。还有与对抗司马懿篡权的曹魏太尉王凌。”张旭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在刘宋,元嘉草草北伐的大将军王玄谟;萧梁开国功臣司空、侍中王茂也都是太原祁县王氏这一支。本朝有王忠嗣。他是太原祁县王氏河东房子弟。”

“还有另外一支太原乌丸王氏,其祖先王神念其实也是出自祁县王氏,不过有身上有着鲜卑血统。王神念的次子便是与武帝陈霸先的齐名的王僧辩。另外一房,是西魏名将王思政。”李适之补充道:“王思政的孙女是高宗天皇大帝的王皇后。王僧辩的孙子是贞观名相王珪,而当今天子王皇后也是这一支。”

“太原祁县王氏这两支在大唐,贡献了两位宰相和两位王皇后。”张旭微微一笑道:“而本朝,除了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外,如今的北庭节度使、北庭副大都护王正见也是出自太原王氏。”

“当今天下十大边镇,太原王氏便拥有其中五大强镇。”李适之脸上翘起一丝笑意,沉声道:“不王而王,这就是太原王氏。”

顾元溪眼睛瞪得大大的,呆滞许久后,才回过神来吞了吞口水道:“这也太牛b逼了吧。”


状态提示:第八十四章 不王而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