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宋仕妖娆>第八十七章 文字狱

在魏杞返回临安的时候,临安沸腾,但却不包括邓王府上。

即使大白天的,邓王府也安静的很。

邓王赵愭,率着钱象祖,身后跟着年近不惑的秘书年丞钱端义,走进一处极其优雅的大院子里,其间假山流水栈桥曲折,又有如虎踞的巨大太湖石,很是奢华。

赵愭在那虎踞太湖石身上摸索了一阵,便听见一阵哗啦啦声响。

虎踞石倏然往下一沉,露出一间密室门来。

三人依次走入。

虎踞石回升原位。

其后赵愭的贴身侍卫按刀站在石旁,禁止任何人靠近。

密室里只有一张书桌和椅子。

倒是放置着不少见不得光的东西,比如拿座九龙御云杯,这是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用的——当然,赵愭也不会这么傻让钱象祖和钱端礼看见。

九龙御云杯上罩着大红绸布。

在椅子上坐下,赵愭这才沉声道:“有什么计划,可以说了,此处绝对无人可知。”

钱象祖目不旁视,对赵愭说道:“根据推测,李凤梧真有可能是庆王殿下的人了。”

赵愭动容,“何以见得?”

“昨日夜里,庆王殿下便服出行,皇城司秘密监视,我们的人也监视着,但到了众安桥北瓦附近,皇城司的人和我们的人都被庆王身边那个护卫给引开了。”

赵愭微微皱眉:“李凤梧的梧桐公社,好像确实是在众安桥附近。”

钱象祖点头,“正是如此,我们才如此推测。”

赵愭点头,“张侍郎也对我说过此事,说李凤梧和二弟走得很近,只是当时我觉得不可能,而且那时候李凤梧还没有足够的威胁。”

顿了顿,“如此看来,张侍郎所说十有八九了。”

钱象祖应道:“怕是的。”

赵愭精神一振,“父皇知晓此事么?”

钱象祖摇头,“恐怕不知道,皇城司没有绝对的证据,龙大渊和曾觌不会冒险得罪皇子。”

赵愭一想,确实此理。

“所以你的意思……我们要先搞掉李凤梧?本王倒觉得,二弟不足忌哉,倒是要提防我那三弟,有李家在外为剑,着实是个心腹大患。”

钱象祖苦笑,“殿下,你还没看明白吗,此次宋金大战,庆王殿下一改仁厚之风,亲自披甲上沙场,所立战功甚丰,如今庆王殿下在官家眼中,已不输恭王殿下了。”

赵愭沉默了,“所以,你们有何良策?”

这便是同意了要对李凤梧下刀。

不管李凤梧是不是赵恺的势力,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钱象祖看了一眼自己那个年轻的三爷爷。

钱端义立即道:“殿下,如今李凤梧在秘书监,微臣有一计,可让他在官家面前失宠,甚至被贬谪也大有可能。”

赵愭大喜,“说来听听。”

钱端义轻轻说了三个字:“乌台诗!”

赵愭一愣,旋即大震,脱口而出:“文字狱!”

这是大宋最为知名的文字狱。

“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苏轼而引发的一场“文字”战争。

熙宁年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起因是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

在任上作了一首《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

这便得罪里御史台里的“新进”们。

监察御史何大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当时出版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舒亶经过四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苏轼。

马上,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脚后脚杀到,他们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

神宗便遣了钦差皇甫遵去宣苏轼进京。

苏轼途经扬州江面和太湖时,都想过跳水自杀,当然没有,否则也没有千古名作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

苏轼进京不仅就被逮捕,送进御史台的监狱,长达四个月之久。

虽然群小要置苏轼于死地,打大宋不杀士大夫,且神宗也不远杀苏轼,是以圣谕下发,苏轼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除苏轼被贬外,驸马王诜因泄露机密给苏轼,而且时常与他交往,调查时不及时交出苏轼的诗文,被削除一切官爵。

其次是苏轼好友,诗人、画家王巩,被御史附带处置,发配西北。

第三个是苏轼弟弟苏洵,他曾奏请朝廷赦免兄长,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文字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