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独家鉴宝师>43.043 拥抱

宋代有五大名窑 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而摆在眼前的,是一对宋代的官窑花口洗。沈悦上手之后,只见瓷器的挂釉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的环形带,而口沿处的胎骨略呈现黯紫色。这就是所谓的“紫口铁足。”也是南宋官窑的精妙所在。东西是真的。

万家的老鉴定师王瑾问她:“林小姐,你来看看哪个是修内司官窑,哪个是郊坛下官窑?”

这个难不倒她。所谓的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其实就是南宋当时生产官窑的两座窑口。一个建在凤凰山,一个建在郊坛。其中,修内司官窑,以厚胎厚釉和厚胎薄釉为主。有香灰胎、深灰色胎、紫色胎,黑色胎等。而郊坛下官窑,以薄胎厚釉为主,黑胎或灰褐胎为特征。根据此,她很快把两件花口洗给区别了开来。

她挑出其中一件:“这是一件修内司官窑早期的花口洗,因为底足都没有上一层青釉护胎汁。露足部位泛出铁红色……”

王瑾点了点头,进入第二道题:紫砂壶的年代判别。

一组紫砂壶摆了上来。沈悦一一看了过去。其实紫砂壶的断代比瓷器难一点,但对于她而言,这些都是小儿科的题目。

假如认识古董本身,那么赝品无所遁形,而断代也不会成问题。

比如造型。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筋囊式为主,线条简约,给人一种雅拙的感觉。到了清代,出现了专供宫廷使用的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而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紫砂壶造型款式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反而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根据此,不仅能断定紫砂壶的真假,还能断代。

她再敲了敲壶身,听质地——明初紫砂壶刚刚发明,制作十分拙劣。多是将制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炼而已,泥料的目数为20目至30目。到了清中期,紫砂的炼制有了长远的发展,杂质减少。目数增多为55目至60目。而近现代的紫砂壶,目数为100目至120目。所以年代越早的紫砂壶,孔隙越大,声音也就越沙哑发闷。

根据这两样,她很快把数十把紫砂壶全部区分了出来。

最后考的是玉石。一色儿开了光的翡翠原石摆在面前,要她说出这里面的糯种、糯化、糯冰、冰种和玻璃种的翡翠。这些“种”的分类,是根据翡翠的透明度区分的。她认真研究过翡翠的质地说法,很快也答了出来。

三题做完,王瑾道:“林小姐,你的眼力很好嘛,哪个大学毕业的?”

沈悦皱起眉头,只能道:“我是自学的,在沈阳那边做过两年的鉴定师。”

“这样,也成。”旁边一名玉器专家道:“英雄不问出身!”

沈悦这才放心了,鞠了一躬。然后离开了万世集团的大楼。

等了两天,终于,面试的结果发布了。她以头名的成绩,进入最后一轮面试。

这时候,应聘者只剩下十个人。本来以为公司会继续考察他们的业务能力,或者是鉴定的手段。却没想到,最后一轮面试,居然是考察外语能力的。说是,杜家镇守大连,和外国人打交道比较多,所以外语要说的流利。

题目出来的时候,十个人都懵了——大家都没复习英文。还有的人,几年没碰过英语书了。这时候额头上全是冷汗。

沈悦还算淡定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第一道题目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英文翻译。当场翻,还要朗诵出来。结果应聘者中的两个男子犯了难,中文那是谁都会被背。那搁到英文,只听他们翻译得是磕磕巴巴。尤其是“转朱阁,低绮户。”一句,根本不知所云。

轮到沈悦的时候,她略一思忖,就开始朗诵:“oon,inblue sky……”

沈悦会英语,事实上,她是北平女子学院毕业的。叱咤民国的名媛陆小曼,就是她的学姐。他们的老师史蒂夫,也是正宗的牛津高材生。当初教习英文的时候,还没有多少白话文对照。所以文言文翻英文,对她来说挺容易……

最后考核下来她的翻译能力居然是十个人中最好的。

于是,她被第一个录取了。职位是鉴定师助手。先跟从杜氏集团的御用鉴定师王瑾先生实习,一年以后,才可以“转正。”

合同发下来的时候,她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却看到万世轩走了过来,是对她表示祝贺的。她微笑着回应,然后万世轩的助手邀请她进入休息间面谈。坐下来以后,助手的第一个问题是:“林小姐,据我所知,你在大连有古玩店,为什么又想到我们万世集团来工作?”

“我到了大连以后,就听说贵公司的美名。开店的时候,也常常受到贵公司董事长的关照,所以我觉得万世集团是一个管理良好,口碑在外的大公司……”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她天花乱坠夸了一番,那助手连连点头微笑。

最后,助手站起来道:“那祝你以后工作愉快。”

这就算是应聘成功了,助手再带她去签署一系列的协议,本来指望分配一个单身宿舍的。结果得知实习工没有宿舍,只能自己出去租。

得了,她认命,自己租房子就自己租吧。她真的不能再和小泽住下去了。

拿着雇佣的合同书,她走出了万世集团。紧张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忽然觉得肚子很饿,中午坐在公司度过的。什么都没吃。但是急着找房屋中介租房子,她也顾不上吃饭。结果兜兜转转,才找到


状态提示:43.043 拥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