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帝国重器>第七百七十一章 双引工程

“英国人?”

胡文海见到陈发拿出来的邀请函略微一愣,皱起眉来。

既然对方能把邀请函递到自己手上,那就说明对方的来头绝对不简单。胡总假假也是一位世界首富,哪可能随随便便就见的到。能说动罗尔斯罗伊斯做桥,肯定是动用了大量资源。

然而问题是,来人究竟是什么身份?英国政府?某个财团?或者是什么组织?

在苏联解体的这个敏感时间里,忽然有人找上门来。说实话,胡总莫名的有些心虚啊……

陈发点了点头,试探的问道:“胡总,这些英国人见还是不见?”

“见!”胡文海展开眉头,呵呵笑道:“干嘛不见?”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胡总混到如今的位置,又是自家地盘上,有什么人是不敢见的?别说是英国人,就是美国那个刚离婚并且债台高筑的地产商人来了,胡总也是敢见一见的。

“把他们安排到行程的最后,我12月的时候在盛京见他们。”

话是这么说,不过胡文海还是要做到心里有数、知己知彼。英国人过来,事情肯定是和欧洲有关,把人先晾一段时间,抓紧时间抄一抄他们的底。

欧洲……冷战结束之后,欧洲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吗?

处理了绣城计算机集团的问题,胡文海在绣城又逗留了快半个月的时间。

眼看着胡文海过年就要25岁了,不仅是老胡家一干家里的长辈和父母着急。胡文海的个人生活问题,甚至都牵动了月月鸟的亲自过问。

不问不行啊,眼看着二毛妹诞下的长公主都要会唱喀秋莎了,胡文海在国内连个交往对象都没有——你这是什么意思?

新科集团这上千亿的资产,严格来说至少七八百亿都是胡文海的个人资产。更别提新科系的巨大辐射力,中铁建投这个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的国资银行,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股份,是胡文海的个人投资。

这真要是胡总出了点什么事故,万一有不忍言的事情发生。到最后胡总这世界首富的身家,是不是真的要分出三分之一去给长公主做抚养费?

想想这里面的风险,就不由的组织上不好好考虑一下。

当然,这都已经是九十年代了,不兴组织介绍的那一套。何况胡文海本身又不是党员,新科内部也没谁有资格给他来个拉郎配,这个事情不好走官面渠道。

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胡总家里三代根正苗红,正经是自己人!

不管是胡世武还是胡解放,那都是组织能说上话的。把事情说清楚,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

胡文海在外面的fēng_liú债国家就不管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总得把正宫娘娘的位置留在国内吧?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这么一讲,胡家各位家长虽然对尤利娅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坚决执行了国家的安排——给胡总相亲!

呵呵呵呵。

胡文海这可真是,脸上笑呵呵,心里……

相亲介绍的姑娘倒是素质都相当不错,环肥燕瘦应有尽有。考虑到胡总的过往历史,甚至还有在黑龙江找来的俄罗斯族姑娘。

一口大茬子味的东北话,说的比胡总自己都六六六。

胡文海倒是想说自己心里有人,但生怕被打成变态。何况自家媳妇现在的这个年纪,他也真是爱不起来,毕竟不是真正的恋童癖。对陆嘉的感觉,暂时还只停留在妹妹的阶段。

胡文海在绣城这半个月,当然也做了不少正经事。安排了新科科学院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研发方向,主要还是为一些大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签字。

可以预见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光刻机技术能追踪国际次一代水平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在ic领域里,国内的技术优势必须能够另辟蹊径。

好在苏联死的实在是时机刚好,乌克兰的巴顿焊接研究院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面的研究水平独步全球。历史上,这些研究优势随着苏联的倒塌和乌克兰的逗比化而付诸流水,但作为电子工业方面的专家,胡总当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早在苏东坡之前,有“大舅子”科罗廖夫牵线搭桥,新科研究院的动力研究所就以焊接技术合作的借口,把相关人员和大部分资料都打包“借调”到了国内。这其中.院士,老爷子现在已经在大港的海边别墅陪着一家人,享受着充满了阳光和海蛎子的假期了。

这位院士可不是一般人,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研发出的大功率电子枪,由此一举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的技术成本降低到了西方国家同类设备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这些关键技术,在历史上直到九十年代末才在国际上推广开来,使得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得以进入市场,进而极大的推动了功率器件等ic技术的进步。

当然,在苏东坡之后,留存在巴顿焊接研究院的那部分资料,后来因为保管不善,又遗失和毁坏了一部分。最后剩下的资料里,由于保密需要,大部分关键数据还进行了涂黑处理……

作为合作单位,巴顿焊接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新科动力研究所查阅原始档案。不过后来巴顿焊接研究院由于经费原因,取消了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面的研究项目,剩下的相关人员则全部以引进人才的程序,拿到了中国绿卡。

等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兴冲冲赶到乌克兰想要“捡漏”的时候,唯一给他们留下


状态提示:第七百七十一章 双引工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