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老天要帮赵沐,从百姓开始大收粮食开始,整个汴京城周围一直都是晴天。
这样在户部自己定的时间到来之后,户部便开始收税了。
收税的事情很麻烦,可能要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一开始的时候,户部倒还从一些百姓手里收了一些税,可是这样收了七八天后,立马就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之前三司的沈海提出的情况。
京畿之地的很多田地都是朝中官员亦或者有了进士身份的,这些人有一些不用交税,有一些是必须交的,可当户部的官员往这些人家里催了几次之后,他们却并无一点要交税的意思,每次都是用各种借口来搪塞。
除此之外,赵沐还发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这些人因为身份的缘故,把京城外面的田产几乎瓜分了大半,可是这些人占据了一大半的土地,却有很多人不用交税,一些人就算需要交也只需要交很少。
如此一来,朝廷因此而损失的粮食只怕是无法估计的。
这还是京城,如果是其他地方,没有朝廷监管,那些地方的官员不知道要私吞多少呢。
土地兼并厉害,一些人更是充分利用自己有功名的身份来避免交税,甚至一些人把自己的田产全部算在自家有功名的人身上,以此来躲避交税。
这种情况的弊端很大,可是却又没有人能够一下就解决,赵沐想到了再过十几年提出变法的王安石,他当时提出了不少建议,可惜因为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而被人排挤。
如果他这个时候提出一些改进措施的话,只怕也会被人排挤的,他虽然是皇子,可若是被这些权贵给排挤,那也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赵沐一时拿不定主意,就把这些情况跟范大成说了一遍。
“范先生,若是改除这些弊端,势必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这对本皇子的夺嫡大业很不利,只是若随之任之,却又对朝廷颇多弊端,不知先生可有良策解决此事?”
范大成听完赵沐的这些话后,眉头顿时就凝了一凝,接着说道:“公子一心为大宋是好事,但公子现在的身份还不足以跟大宋的那些权贵地主相抗衡,所以改除这些弊端的事情,万万不可行。”
赵沐不语,他并非鲁莽之人,范大成说的这些他自然清楚。
“所以才请先生想一两全其美的办法。”
范大成沉思片刻,道:“所谓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过是能够从那些地主权贵手里多收一些粮食罢了,属下有一计,或许能试上一试。”
听到范大成这话,赵沐心中顿喜,道:“先生有何妙计?”
“京城富贵人家的妇人多迷佛信道,若是能够加以利用,必能帮公子大事。”
听到范大成此言,赵沐心中顿时一震,随即已是微微凝眉,道:“此举怕有些不够光明正大吧?”
范大成无奈苦笑:“朝廷制度不改革,手段再光明正大也解决不了这件事情,在属下看来,公子还是先应付今年之事的好。”
说到这里,范大成又道:“只要能解决事情,手段不光明一些也无妨,公子是做大事的,这种事情你不能做,就交给属下去办吧。”
范大成是赵沐的谋士,既然身为谋士,行事就不能太过顾虑,赵沐不能做的事情,他必须去做,哪怕这件事情在世俗眼里很不堪。
赵沐见范大成说出这样的话,心知此人一切皆为自己,他又并非迂腐之人,因此也就没有再反对。
-----------------------------------------
晋国公府。
户部收粮不力的事情传到赵治耳朵里之后,赵治表现的很兴奋,虽然上一次庞吉给赵沐设的堪赵沐躲过去了,但他相信这件事情赵沐绝对躲不过去。
大宋的官员有很多都是贫苦的读书人出身,他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受了太多的苦,所以一旦有了功名,有了官职之后,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来购买土地。
他们对土地有一种说不出的热情痴狂来,在他们看来,有了土地,不用去做生意就能从中得到很多利益,而这些人多半都是唯利是图的人,想要他们让出一些利益来,无异于虎口拔牙。
所以,在赵治看来,赵沐想从这些人手里收到足够的粮食,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有各自的办法来躲避交税,而且他们的办法还能够让户部的人找不出理由来反驳,读书人就是有这个本事,他们也许治理国家不行,打仗不行,但在钻朝廷律法漏洞的本事却是行的。
赵治也不喜欢这些人,如果有一天他当了皇帝,一定会解决这些人,但现在这些人让赵沐有麻烦了,他却是很喜欢的。
如果赵沐因为这件事情而失去理智要求改革制度,他也许会更加喜欢。
当赵治因为这个而欢喜的时候,赵渊亦是如此,因为他从吴蒙那里得到了一句话。
这天赵渊问吴蒙:“吴先生,上次你说百官俸禄的事情赵沐能够解决,后来他真的解决了,那么在这次向那些大地主收税的事情上,你觉得赵沐能够解决吗?”
吴蒙并没有急着回答赵渊这个问题,他先是沉思了很长时间,好像在想如果自己遇到了这件事情会怎么做,他想了很久之后,最终摇了摇头:“此事毫无胜局,十分难为,只怕赵沐这次是要栽了。”
赵渊得到了吴蒙这句话,他觉得吴蒙说的话肯定是对的,所以他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