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倒回两刻钟前。
孙绍宗正在前厅琢磨着,该如何同平儿取得联络,好问清楚那些书信的由来,门外却忽然来了个婆子,说是王夫人请他过去说话。
孙绍宗心中虽有些诧异,可以两家现如今的关系,再加上王夫人那年过半百的岁数,倒也无需太过避讳什么。
于是便跟着那婆子到了王夫人院里。
两下里见礼寒暄之后,便各自分宾主落座,王夫人自然是端坐在罗汉床上首,怀里还捧了个木鱼也似的手炉。
而身为晚辈,又是外客,孙绍宗自不好同她在那罗汉床上并驾齐驱,于是又在丈许远的地方,另设了一个绣墩。
等在那绣墩上坐稳了,他便忍不住探问道:“不知伯母喊小侄过来,可是有什么要吩咐的?”
“谈不上什么吩咐。”
王夫人抚摸着怀里的暖炉,慈眉善目的感叹着:“不过是为家中子侄,想厚着老脸同二郎分说几句罢了。”
孙绍宗只当她说的是宝玉,忙自绣墩上起身,拱手道:“伯母言重了,宝兄弟这一科虽然未曾高中,可以他的天资,来日必能金榜题名。”
谁知王夫人却摇了摇头:“我今儿要说的,需不是那孽子——二郎且坐下、坐下说话。”
不是宝玉?
孙绍宗疑惑的坐回了绣墩上,就听王夫人又道:“却不知贤侄,可还记得当初外子提起的那桩婚事?”
原来是为了这事儿!
孙绍宗心下先是恍然,随即却又疑惑起来。
当初贾政有意撮合孙绍宗和薛宝钗,可后来却遭到了王夫人反对,最后只留了个模棱两可的说辞,便带着赵姨娘南下赴任去了。
如今贾政还在学政任上,未曾返回京城,却怎得王夫人又挑起了这话?
莫非是……
因为贾宝玉对林黛玉情根深种,实在是难以拆散;再加上近来林黛玉的身子骨,也较之前康健了许多【阮蓉说的】,所以王夫人才改了心思,想要把侄女许给自己?
要说这薛宝钗,论人品相貌也堪称良配,再加上薛蟠的老丈人王哲,马上就要入阁为相了……
心里飞快盘算着利弊,孙绍宗口中讪笑道:“世叔的确曾提过几句,只是转眼间世叔便外放江南了,小侄也不知这到底是玩笑,还是……”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
王夫人正色道:“当初外子确实有意,要将林丫头许配给你,只是我见她身子孱弱,生怕耽搁了你们孙家的香火,这才极力劝阻下来。”
“不过这二年里,林丫头已然康健了许多——既然没了这方面的顾虑,我思前想后,觉得你同她倒也算是般配。”
林……林黛玉?!
孙绍宗简直都听的懵圈了,当初说的不是薛宝钗么?这怎得突然变成林黛玉了?!
再者说,子嗣问题不是林妹妹嫁入贾府的阻力么?这怎得给安到自己头上了?
有心要分说几句吧,可又知道该如何张口,总不能说自己已经认准了薛宝钗,对林黛玉不感兴趣吧?
而王夫人的话,却还远没有说完。
就见她掰着指头,一五一十的点评着:“林家四世列侯,论门第绝不会委屈了贤侄。”
“要说相貌才情,那林丫头你也是见过的,实是一等一的人品。”
“最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她忽然向孙绍宗探问道:“我听说二郎这次回京,还是要在朝中担任文职的,却不知可是真的?”
这和娶不娶林黛玉,又有什么干系?
孙绍宗心下愈发疑惑,却也不好不答,于是向着皇宫的方向一拱手,道:“小侄昨天刚得了旨意,不日便要去大理寺赴任。”
大理寺?
若是别的衙门,王夫人还真未必猜得出,孙绍宗要担任什么职务,但这大理寺么——理国府的柳芳,不正是刚卸任了大理寺少卿的差事么?
一时间王夫人不禁生出些羡妒之意。
说到底,贾政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罢了,跟大理寺少卿这等最顶级的正四品官职,差了不知多少条街。
不过她马上又收敛起这不合时宜的念头——主要是不知道孙绍宗还晋了一等男爵,否则真未必就能收的住——笑道:“既是如此,那林丫头与贤侄,便更是相得益彰了。”
“我虽不管外事,却也曾听说二郎由武官迁转文职后,屡屡受士人攻讦非议,便是此次立下奇功,也有人奏称应以武勋酬功,断不能让你再入文臣序列。”
“似此种种,眼下虽还未曾奈何二郎,却终究有碍你的前程。”
“而林家祖上曾几任乡试、会试的主考官,门生故吏不知凡几,在文坛的威望更非常人可比——若能聘的林家嫡女为妻,日后自然更易为士人所接纳,于贤侄的仕途多有裨益。”
别说,这个理由还真就戳中了孙绍宗的软肋!
虽说迁转文官之后,他这一路也算是顺风顺水,但正牌子文人有意无意的排挤,却也是无处不在。
而且眼下已经进入了高品序列,再想要往上升迁,除了功劳资历之外,所谓的‘清浊’之论,也好似一堵无形的墙,切切实实的拦在了前面。
若是能借助林家的遗泽,将这面墙推倒——哪怕只是豁开个口子,这桩婚事也称得上是物超所值了!
这么想着,孙绍宗还真有些……
不对、不对!
那林黛玉和贾宝玉两小无猜,又早就已经私定了终身,自己这突然横插一杠子,强抢了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