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中华大抗战>第179章 张部渡河作战

14日凌晨4点,第59军180师官兵全副武装,背着大刀,卷起裤腿,集结列队,待命渡河。李百年看了看表,手一挥说:“渡河!”

“弟兄们,跟我来!”第26旅旅长张宗衡率领678团士兵,首先跳进沂河,在冰冷的河水中向对岸涉去。张自忠站在沂河附近高地上一棵大树下,举起望远镜观察官兵渡河。只见官兵渡河后,迅速向下一个攻击目标前进。

第180师**26旅678团首先向亭子头之敌发起攻击。村子东西两侧枪声大作,团长崔振伦率领第1营、2营数百人,迅猛冲入村中。机枪、步枪、手榴弹猛烈射击,火光闪耀,硝烟弥漫。村中敌人来不及还击,五座炮楼被攻下三座。这时,日军开始反击,从另外两座炮楼的射击孔里射击。敌人开始**,崔振伦团官兵中弹倒在血泊中;炮楼里机枪扫射,该团士兵又伤亡不少。678团攻击受阻。

张自忠拿起电话喊道:“崔振伦,你的动作太慢了!你在卢沟桥的那股子拼劲儿哪里去了?你要不惜任何牺牲,务必迅速攻下剩余的两座炮楼!”

“是!坚决完成任务!”崔振伦说。

他放下电话,命令道:“张营长,命令炮兵,集中所有炮弹,击毁眼前的这两座炮楼。”

“团长,”提着轻机枪的张士桢营长说:“咱们的大炮都是旧式山炮,没有瞄准器,射击炮楼没把握呀!”

崔振伦说:“没把握也得试一试嘛,即使轰不掉它,在声势上压一压小鬼子也是好的!”

张营长点了点头,带着一连人去了。

一小时后,在离敌人炮楼三百米的一间民房里,架好了两门山炮,墙上挖好了炮眼,使炮口正对着炮楼。崔振伦发命:“目标三百米,直射!”

“轰!轰!轰!……”几声炮响,两座炮楼被摧毁了。

崔振伦喊道:“打得好!打得好!这种大炮直射法,在当今战史上是罕见的哟!”

张自忠用望远镜观看了这一幕。全团火力集中射击,官兵乘势冲进了亭子头村里。短兵相接,开始肉搏战。敌人渐渐不支,开始向村边溃退。

“不能让鬼子逃走!”崔振伦高喊:“3营跟我冲杀,消灭逃敌!”他率部向日军冲去。

日军大乱,向四周逃窜。“不准退!不准退!”指挥官小野健三中佐,高举着战刀叫喊:“谁敢临阵逃跑,甘当帝国叛徒,我就要执行战场纪律!”

日军仍在溃逃。

一个中尉跑来跪在地下哀求:“中佐阁下,我请求你,快下撤退命令吧,我们已经被敌人四面包围了。”

“你是大日本帝国的败类!”小野挥手一刀,中尉的脑袋滚落在地。小野用手帕擦了擦刀上的血迹,叫喊:“往前冲,往前冲!”突然一阵机枪子弹飞来,击中小野的脑袋,立即倒在血泊中。这时,1营长范绍桢、2营长邢炳南,也率部与敌人展开肉搏……

战至下午4时,守敌七百多人被歼灭大部,残敌向亭子头以北的郭太平、王太平、徐太平三村逃窜,而后竭力利用民房抵抗,闭门不出了。

张自忠高兴地说:“狂妄的板垣,终于被崔振伦打得稀里哗啦!”

正在这时,通信兵跑来报告:“张军长,李副军长请你速回军部!”

张自忠立即扬鞭策马向军部驰去。

张自忠回到第59军军部,李文田副军长向他汇报:“38师由船流、李家棚强渡沂河后,经过数小时勇猛冲杀,一举攻占了张家庄、解家庄、白塔村。但敌人迅速调集主力部队和飞机、大炮、坦克,向38军发动勇猛反击,战至中午1点多,38师伤亡惨重,只得放弃刚刚夺回来的阵地,退回沂河西岸。”

张自忠看了看地图说:“38师退回河西岸,东岸日军一定会乘机对西岸我军实施迂回包围,或乘机突破我军刚刚楔入的东线阵地,然后板垣即挥兵深入,直取临沂,继而与矶谷师团在台儿庄会合。112旅李金锁的左翼崩溃,对我军防线威胁太大了!”

张自忠:“李副军长,请你告诉我,是谁下令李金锁从西岸后撤的?”

李文田:“谁也没下令,是他自己给自己下的令。”

张自忠勃然大怒:“混账的李金锁,真是目无军法,胆大包天!今天,我要剥他的皮!”随即挥笔写下手令:“我命令,立即将作战不力的112旅旅长李金锁撤职,由新兵团团长李九思升任旅长,并令其准备再次渡河攻击。张自忠手启。”

张自忠把手令交给李文田:“马上执行我的命令!”

“是!”李文田立即以令执行。

14日下午,38师112旅、113旅再次渡河攻击,113旅在汤坊涯与敌激战,112旅在沙岭子村向日军发起攻击。师长黄维纲用望远镜望着沙岭子村里的日军,愤恨地说:“攻下了沙岭子,老子要这些小鬼子大卸八块!”

突然电话铃响了。黄维纲急忙拿起话筒,里面传来张自忠的声音:“黄维纲,你们师进展如何?沙岭子攻下没有?”

黄维纲说:“军长,沙岭子前面是一片开阔地,112旅激战半天不能克敌,伤亡很大!……”

张自忠:“你少啰嗦,我不是来听你叫苦的!你等着,我马上到前沿阵地来!”

半小时后,张自忠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沙岭子指挥作战。张自忠仔细观察了地形及敌情,决定步兵冲锋前实施炮火攻击。“开炮!”他一声令下,十多门大炮一齐发射,一颗颗炮弹冲出炮膛,呼啸着飞向日军阵


状态提示:第179章 张部渡河作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