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科幻未来>星空统治者>第一百五十章 舰队合一

借助光环区的特殊环境,潘文的舰队将追击中的虫群弄掉,剩下的一些个零碎则由超限机甲解决。

接下来需要等待卡瑞达将舰队分拨过来,潘文干脆让舰队沿着光环靠近,如果出了状况,也好就近帮忙。

这段准备过程中,不管是潘文也好,d21的轨道舰队也罢,都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到观察卫星传回的信息上,然而让他们疑惑的是,观察画面显示,那些明显在前面的战斗中拥有了护盾的大虫子,并没有离开e7低轨道区向d21靠近。

让二号主机豆豆对重新稳定下来的虫群图像做分析,能确认还有超过八十万小虫子在轨道上,所以大虫子不动,并不是因为兵力缺乏。

也许进化或突变还需要时间?那接下来护盾的强度会不会变的有点离谱?

信息太少,大家还是希望借着短暂的平静让船员们多休息下,顺便想些更好的办法,要做到这点,前提就是蒙准大虫子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虫子。

最无需担忧的,是大虫作为纯粹的肉盾,虽然能以它庞大的躯体遮挡战虫,但是小战虫毕竟烂了些,哪怕稍微近一点开打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大。到现在为止观察到的最快的电浆团弹道速度,是有超能力加速的小虫丢出来的,也不足八千公里每秒,人类战舰的拦截系统以突防速度能达到上万公里每秒的导弹为目标,电浆就算多些,拦截难度也不会更容易,可它同样没有导弹一发击破的力量。

威胁更大一点的,是大虫本身具有作战能力,身为生物体也许不适合远距离作战,不过也无法保证特化器官不会进化出攻击距离在十万公里内的高能攻击手段,如果辅以不会吸引电浆团的活体导弹,必然会对d21轨道舰队造成极大的威胁。不过因为突变的大虫子们小半个小时都没有动静,具备直接作战能力的可能似乎不大。

还有种可能,就是成为虫群的外太空生产基地。会想到这种可能性,依据还是从前期观测到的虫群生产方式得出的结论,一个向太空战斗发展的虫子,不可能永远依赖地面补给进行生产,考虑到虫子有“吸干”星球的历史记录,为保证接下来的远行,它们也需要有大型的生产型虫子。

大虫的体型完全担负的起生产基地的职责,即使这些貌似因潘文偷袭而提前突变的,也有超过一公里的长度,按体积计算其比例更远大于同长度棍子或搬砖型的各类战舰。

假如大虫是生产型的虫,接下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它会生产海量的垃圾战虫,加上地面供给的虫卵,保持与之前相同的骚扰强度,e7轨道上的虫群数量可能会不减反增,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量级,也许连超远程攻击的空间都会消失。

第二种,则是它可能生产出比现有战虫更大更强的虫子,那样的后果现在根本无法提前评估,必须等到弄清楚新虫子的作战能力才行,但是以这个虫群的进化突变方式看,假如有更新品种的虫子出现,其对人类科技的针对性也会更强,肯定是难对付的东西。

与卡瑞达、周森、菲奥莲及蘑菇头几个大股东做过短暂的视频会议,都认为大虫子作为生产基地存在的可能性会大一点,否则现在多少应该有些行动才是。

针对该推测,几人也商讨了相应的防御方式。

虫子现在对付起来不难,主要原因还不在于普通战虫和超能力加速战虫的防御有多弱,而是它们过度单一的攻击手段。但是如果接下来新出现的种类用的不是电浆,虫群转为混合攻击的类型,那这些弱小的战虫也并非可以无视的存在,以它们的数量,只要稍有照顾不当,损失的绝不止是一艘战舰。

既然暂时没能力消灭掉突变的大虫,假设成立的话新种类虫子的攻击手段也不明,那么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削弱电浆在战场上的存在感。

“我听说过一个办法,不知道能不能用。”这回关系到所有人的财产和投入的时间精力,蘑菇头也不再装二,主动要出主意。

“直接说嘛,难道还要请?”周森和原来一样,语气明显比较莽。

蘑菇头当然也是有名字的,只是他的发型太好,都没人愿意花功夫去记他那一长串的名字,直接叫蘑菇头不太好,所以尽量不叫名字。经过之前回赛格伊斯的休整,蘑菇头的舰队在补充过战损后总吨位比签署合同时略有提升,最近的贡献明显比周森多点。

“我老家有一根避雷针,是改造星球大气环境时留下的,据说是将电能量子化,利用这些能量还能顺带改变一些原子结构……”

卡瑞达直接摇头打断了蘑菇头:“我了解过这种技术,能在早期为待改造星球提供安全的地面环境,但是它的技术很复杂,我们现有的设备是没办法生产的,如果对外购买,你们不会想知道价格的。”

蘑菇头说的避雷针也是类似卫星的东西,只不过是运行于抄底轨道,解离大气中的高密度电场。虽说太空环境和地面不同,但对付的东西是一样的,电浆会自动找上避雷针,它的好处在于其本身就是为对付电浆、电场造的,不会像普通的电磁弹幕一般,被电浆击的会产生溶解气化等反应,如果有一定数量的确能提供持续的安全保障。

“那就只能自己造实心‘卫星’了。”周森提出了一个低花费的方案。

“听起来不错,能很快得到效果,这是我们需要的。”潘文对周森的提议表示赞同。

实心“卫星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章 舰队合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