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少年帝国>皇位谁属篇
八个儿子中,刘恒可能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刘恒出生后,薄姬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升到“夫人”,所以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印象。刘恒是薄姬带大的,在他身上凝聚着薄姬的血泪,倒映着薄姬的身影。薄姬积攒的一切优良品格他都具有了。那就是节俭,守柔,坚韧,知足…在刘恒七岁时,大臣们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虽地位没其他皇子那样显赫,但这恰好帮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了下来,在23岁时又幸运地登上了皇位…

薄姬曾先后误导过魏豹、刘邦、还有现在这批汉朝的元老重臣“我前不久遇到天下著名的相士许负。他看了我的面相后说我是大贵之相,未来能生天子”我认为:薄姬这一番话当是吕氏亡后,薄姬所自造之言。理由有三:1魏豹反刘邦后并未自立,而是投降项羽。这是欲为天子吗?2要是真有此谣言,以吕后之心狠手辣,能灭戚姬与刘如意母子,岂会容薄姬与刘恒母子?3吕氏亡后,众大臣选立刘姓天子。代王刘恒与淮南王刘长皆有望争位。众人最后选择刘恒为汉文帝的理由是淮南王母强。但刘长之母只是赵王张敖宫中的一个美人,且早已自杀。哪里来‘母强’之说?恐怕还是薄姬在这时候自造了这段谣言,帮了她和她的儿子最大的忙吧?

在这场阴谋大会上,还是有大臣提出选淮南王刘长做下一任大汉天子。但这一意见立即被否定了。反对的理由和反对刘襄的理由出奇的一致:刘长年纪比刘恒小,母家又恶,又是另一个吕氏啊(但刘长母亲早已死了,他的舅舅周阳侯赵兼在历史中只留下了一个名字,根本没见他有过任何作为。相反的我要说:汉文帝的舅舅、轵侯薄昭,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当然,反对的大臣们还提出一更要命的理由:刘长因母亲早死,是吕雉抚养长大的,这实在是个危险的苗子!

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了。这哪里是选皇帝?简直就是选皇帝的母家!谁母家强,汉朝大臣们未来被欺负的概率就会越高!反之,谁母家弱,他们未来被欺负的风险就会下降…

于是,有大臣站起来道“高帝在世诸子中,代王刘恒年长,为人仁孝宽厚;太后薄氏节俭善良,做事谨慎。选皇帝,就应该立长才顺,更何况代王是以仁孝闻于天下呢”这句话一下子说到在座各位的心底里了。是啊,选皇帝,不但要选一个不能被他及母家欺负的,同时又懂得宽厚待人的。皇帝也像自家养的宠物一样,温顺的宠物还是较受欢迎的…

于是,在陈平和周勃的点头赞同下,阴谋会议当场全票通过:共同推举刘恒为新一任大汉天子!中央朝廷开始派出使者,去代都晋阳请刘恒到长安来继承皇位。


状态提示:皇位谁属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