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有支军队叫北洋>第一百六十三章土地的改革与利用

对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巡警厅以及财政的负责人做出了决定之后,王宾又接着看向了农林总局的崔云问道

“自从这个开始招垦之后,本官只是大概的了解一下了成果,但是对于这个怎么招垦的,本官倒是有些好奇。”

这个清末时期的东三省尤其是还没有倡导朝关外移民的时候,这个关外可谓是地广人稀,土地多的是就是没什么人进行耕种。

这关外的地区为什么人口少那还要从清朝初年说起来,那个时候由于明清王朝更替而发生的战乱等原因,东北地方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人口损失严重。为恢复东北经济,清廷便于顺治初年颁布一系列条件优厚的招垦令,一时之间大量的汉人应召前往。

一时间之间,“直(直隶)鲁豫晋之人,来者日众”。

但是这种情形很快便引起了清廷的恐慌,害怕关内汉人的大量迁入会损害在关外的满人的利益,破坏满人风俗,尤其是有害于“龙兴之地”。

于是从顺治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朝的康熙中期,清廷开始沿辽河等地筑起一道壕沟,沟上植柳,或筑土为堤,堤上种柳,即“柳条边”,又叫“边墙”,择地设立关卡,查禁犯规之人。

等到了康熙七年之后,清廷又正式下达了废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所谓“封禁”,就是禁止边民越过边墙打猎、采参、放牧、耕种。

但是这一情景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之后,由于清军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东北面临空前危险,促使清廷改变立场,发布一系列招民实边的谕旨,以实际行动宣告全面开禁。

在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在东北爆发大大损害了朝廷在关外的利益和开发程度,于是朝廷被迫开放,旗、民兼垦,并对垦民加倍奖赏,自此实施数百年的封禁政策至此结束,向东北移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关外禁止移民是因为清廷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但是奈何机关算尽,清廷愚蠢地以为只要汉族的人口数量增多就足以威胁到自身统治,所以一直阻止汉民朝关外移民抑制人口数量。

却不知道天外有天,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帝国,他们很可能移民东北,进而威胁到清廷,所以等到西方列强打过来的时候,清廷终于恍然大悟,决定开放东北了。

要知道东北的资源可谓是十分的丰富,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都是比较丰富,比如质量优良的铁矿和煤矿,这些都会导致列强的偷窥。

直到列强开始对东三省的资源开始进行开发之后,清廷才后知后觉的开放东北,并以此来增强对东三省的管理能力。

从去年到现在崔云手下的农林总局一直在忙碌着这个土地的开荒、耕种、招垦的事物,在这一年的时间当中崔云也是向王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案卷,表示自己并没有辜负王宾的重用。

“回大人,这一年的时间当中属下光是派遣到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招垦站就达到了三十多出,而且移民的总数也没有让大人失望,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内地没有田地的农民拖家带口的迁入,有些地方更是将整个家族都迁入进来,这一年的时间便有高达四十余万的人口迁入,而且现在这个人口迁入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王宾在听了崔云的话之后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目前这个土地的清整和使用情况如何。”关外的土地多了,这个土地兼并的情况是肯定存在的,还有一些旗田那都是一些荒废许久的田地。

“回大人,属下在接手之后便开始着手解决这问题了,这土地兼并的情况虽然严重,但是也仅限于几个比较大的地主,其实要说土地最多的话,大人还是要属于我们官府了,在这关外大量的土地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土地都是属于官府的,属下在整合了这部分的土地之后,才开始将土地以低价按户卖给移民过来的关内百姓。”

“至于这个土地的使用情况,皆是用于耕种,对于使用不和规矩以及逾期不税和少税的属下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方法。

其一:对于民间逾限不税之契或捏卖作典有心漏税的情况,由地方官令乡保设法稽查,并准卖主及知情人等告发,并且以追出充公之半价以三成给乡保及告发之人充赏,以七成呈解财政局作为公用,尚乡保人等挟嫌诬控,照例反坐。

其二:如有州县改写契据,侵蚀税银,出现民间户管内所载价银多于存根内所载之数的情况,即由财政局按照存根原契遴派委员携带下乡调验,查明后即可将州县官员严参治罪,并照所侵蚀之数加二十倍追出入官。

这样一来在恩威并济的情况之下,还有谁敢不按时交税。”

崔云在说到这里的时候,神情多多少少显得有些霸气。

“其次,属下之前不是向大人讨要了废除旗地、旗房不准民人买卖的旧例并且针对“旗民典当田产房园,往往并无年限,捏卖作典,弊端百出,纠葛成讼,贻累甚多”的这一弊端,属下在整顿后将典当的期限统以二十年为限,逾限不赎即作绝卖,令典主税契过割,请换户管管业。如典主届限不税,照漏税罚办。”

王宾在听了崔云的话之后在心中想道:这个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这关外的旗民本来就有着很多的土地,但是这些旗民自己又不耕种导致了这些土地长久以来的荒废,旗民土地的自由买卖可以极大的开垦出一批土地,充分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三章土地的改革与利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