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善妻>186 【善堂】

后院向阳的位置,盖了间开天窗的大通间,十分宽广,是预备着入冬后种蔬菜的温室房。

院里其他几间屋,格局与二道院的差不多,只是里面没人住,家具什么的都没打,空着。

房子是盖起来了,可是常用的只有前院客厅和二道院慕清秋的屋子。

郝平生和郝安生因为雅客居的生意,都搬到古阳镇去了。

余下慕清秋和两个弟弟,慕清暘和琴悦都有单独的屋子,可是两个四岁的小家伙不愿意自己住,都喜欢跟姐姐挤被窝。

慕清秋本想培养弟弟们打小独立的习惯,可每每入夜,两个小家伙赖着屋里不走,她一板起脸,两个小家伙一个比一个委屈,天塌下来了一样。

慕清暘缺乏安全感,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要不然独立没培养出来,养出胆小孤僻的性子就不好了。

琴悦看上去傻乎乎的挺乐呵,可晚上睡觉见不到姐姐慕清秋,他也能闹翻天。

慕清秋知道,琴悦也在害怕,他害怕一个人待着,尤其是夜黑,这种害怕又何尝不是缺乏安全感。

明白过来后,慕清秋没坚持,依然和两个弟弟睡一个炕头。

河道宅子里的人,有些去伺候庄稼,有些去圈养家牲,有些在河道临街的铺面上做生意,有些依然出摊做吃食,除了老人孩子,其他人都有了来钱的营生。

他们中大部分人因为各自的活计,搬出了河道宅子,如此一来,河道宅子空出好些房子,不过没多久,房子里又搬进新住户。

都是慕名而来,活不下去的穷苦人,有些甚至走了几个月一路乞讨过来,慕清秋听的吃惊,古阳镇的事儿竟然传的那么远?

与苏孝文、连婆婆等人商量过后,给河道宅子门口挂了门匾,上面写了‘善堂’二字,甚至将原本空置的临街铺子开了一间,作为善堂接待处,苏孝文亲自坐镇。

如此,善堂门口,除了原有的瓷器铺和木匠铺,又添了善堂接待处。

为了给河道宅子凑热闹,自打雅客居开张以来,河道街的宅子已经租出去十来户。

慕清秋好像嫌不够似的,从众多宅子里挑了一处,改成了读书斋。

读书斋的由来,是从慕清槐哪里得来的启发,慕清槐如今在卧龙县读书,每回回来都会从慕清秋家里发现几本好书,借去看,他隐约知道书是慕清秋给他准备的。

一想到这一点,他就越发的奋力读书,只将所有的感激埋在心里,期望着有朝一日他能学有所成,给堂妹堂弟撑起一片无忧的天,那是作为哥哥,该给弟弟妹妹的庇护。

就是因为慕清槐这样想看书、却没得看的人存着,慕清秋才布置了读书斋,免费阅读。

也可以借阅,借阅不收钱,只要拿抄书来抵就成。

读书斋一出,快速的赢得许多寒门子弟的欢迎,只是知道读书斋幕后老板是慕清秋的人,只有寥寥几个。

苏孝文是其中一个,他最初听说慕清秋要开个读书斋的时候,激动的热血沸腾。

免费给人书看,什么概念,那是机会,不仅有读书的机会,还可以用抄书来借阅或是换书,抄书也是在练字啊!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有的看有的写,简直是他们人生的启明星。

其实慕清秋并没看上去那么亏本。

近了看,抄的书可以外卖,如果运转的好,后期能节省大量进书的花费。

远了看,寒门学子一旦学有所成,那对慕清秋也是极大的助力。

苏孝文没有说破这一点,他看的出,慕清秋年纪虽小,却心思门清,对未来很有计划,她没有多大的野心。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除了她的好心,恐怕只有找姐姐慕清夏了。

但她生来聪慧超俗,总有一天小小的古阳镇再装不下她,等到那时,她最缺的就是庇护,能力者的庇护。

而寒门学子,就是一匹匹隐藏在民间的黑马,没准这些人里头,就能出个状元探花,一旦金榜题名,哪怕只有一股势力拔尖,只要人性良知尚存,就能给慕清秋庇护,让她能在一定范围内继续过她想要的自在生活。

当然,如果真有高中者成为朝廷的官,那找慕清夏又多了一条路。

读书斋的制度苏孝文添了一笔,慕清秋看过后又添一笔。

苏孝文提议,在读书斋的园子里定期开课,课程内容不定,讲课者不定。先期只教人识文断字,等学子们积累些知识,甚至会邀请些有学问的学者过来讲课。

慕清秋添的一笔,是将读书斋一处有个小荷塘的院落改为‘写’院习字场,平滑的石块铺满院落,准备上大小不一各种型号的毛笔,挂在周围,分入门、渐入、佳境三个区域,以水为墨以石为纸,写文练字。

为了方便练字,慕清秋甚至在院子周围,布了好些石桌,专门用来写字的石桌。

读书斋开张之初,观望者多,进门者少,和雅客居一样,直到第一个学子进门,才陆陆续续的有人光顾,短短十来日光景,读书斋学子络绎不绝。

甚至还吸引了古阳镇的一些学者,有人对此大加批评,说败坏读书风气,什么牛鬼蛇神都想读书?简直笑话。

更多的人则对此十分赞赏,激动之余,有人甚至拿了书现场讲学,如此一来,倒是省了慕清秋请先生的花费。

自打有了读书斋,慕清秋时常去雅客居的时候,会把慕清暘和琴悦留在读书斋,哪里有留给他们的休息间,可以单独习字也可以跟着读书斋的


状态提示:186 【善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