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我要当球长>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国的好‘前辈’
为欧洲的附庸。

而当西方人经济上的优势逐渐的转变为军事上的优势之后,从1699年奥斯曼与奥地利和俄罗斯争锋失败而签署的《卡洛维兹条约》开始,几乎每一次和约都包括了奥斯曼同意或保证战胜国在帝国境内的贸易自由,并向其出让干涉宗教事务和建立领事馆的权利。不仅如此,进入新的世纪之后,西方国家与奥斯曼还立一系列“协商条约”,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其中尤其显着。

陈鸣看到这里有些恍然大悟,原来满清史上签署的那些条约,欧洲人早就在奥斯曼人的身上试过了。怪不得手腕耍的那么熟练,也怪不得中国在清末会有一个东亚病夫的绰号,原来在西边已经有了一个前辈。

就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而言,就像是一鸦之后的中国,已经坠入半殖民地的阶段了。其毗邻欧洲的地缘形势决定了它只能在革新与衰落之间进行选择,这还是因为欧洲各国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西方文明刚刚走到实力蜕变的门槛,而不是蜕变成蝶,不然奥斯曼帝国早就玩完了。

这是奥斯曼人的幸运,也是奥斯曼人的大不幸。

幸运的是,实力还没有产生质变的欧洲各国就算打赢了奥斯曼,也不可能张开血盆大口直接鲸吞,只能小刀子割肉,一点点吸取着奥斯曼人的元气。这让奥斯曼虽然感觉到了疼痛,却没有瞬间通入心扉的惊惧。就像温水煮青蛙。

而中国,眼下是握着刀把子宰割他人的角色,跟奥斯曼帝国有着质的区别。

奥斯曼的地位在陈鸣眼中再下了一个等级。

赛利姆带来的那些人,虽然几个重要角色都在南京城里跟外交部扯皮扯蛋,但是整个奥斯曼使团不算护卫部队,上下有近百人呢。

这些人的角色各异,这几天不仅走看了南京城,更走看了南京周边的诸多民营官营工厂企业。

雇工过千人的民营企业,这在奥斯曼是不可想象的。奥斯曼人虽然种植着大量的棉花,并且将棉花源源不断地卖给英国、法国、奥地利,但是他们每年也要从英国人、法国人手中购买大量的布匹,这是怎样一种蛋疼啊。

南京城外的那几家纺织厂并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但在很多参观的奥斯曼人眼中,这已经是非常壮观的一幕了。

奥斯曼人如果想要进行‘新政维新’,要进购那些机械什么的,陈鸣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卖给他们。包括军舰、重炮、镗床、蒸汽机等等国家重器在内。

因为就奥斯曼国内那种浓重的信仰味道,还有奥斯曼帝国那分散的权利,陈鸣就不信奥斯曼人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撑死了,未来变革的奥斯曼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我大清’。1894年没给小日本戳穿了虎皮之前的我大清。奥斯曼人顶多就是如此!

每一个大帝国的没落都不是单纯的武力原因,而是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各方面的共同作用。

史上的奥斯曼如此,现在的奥斯曼也是如此。

陈鸣的存在,中国的存在,只是给了奥斯曼人一个更方便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东的对象。

陈鸣又不打算给奥斯曼人培养下一代苏丹,或者派出人手真真的去改变奥斯曼帝国,他只是系统的取代了原先英法普等国的位置,成为了奥斯曼的供货商。

这个角色在原来的史中是由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甚至是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来秀的,而现在一个更加可靠可信的盟友中国,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奥斯曼人的‘革新’所需要的一切。

军火、教官、器械……

奥斯曼人现在真的很像是史上的满清,他们现在很大程度上觉得自己的没落就是禁卫军的不能战,很多人的眼睛还是单纯的顶在军事这一块,而没有看到整个全局,整个社会。

赛利姆的表现在陈鸣看来是不错了,因为除了军事他还看到了经济,一定程度上也就看到了政治。

但奥斯曼帝国糟糕的民族政策和信仰政策,就决定了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这是民族文化融合能力差的一种表现,是奥斯曼帝国主体民族与被征服民族根本利益的冲突。

史上的满清统治者和汉族大员们的隐蔽冲突都远远没有奥斯曼帝国这般剧烈,因为中国还有一个孔圣人存在,满清一定意义上行的是汉制,遵的是儒道。

可就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旗汉都无法双全双立,民族矛盾更加剧烈和复杂的奥斯曼又如何能成呢?

每个帝国的没落都有着‘命中注定’的因果,陈鸣‘置身事外’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的未来很堪忧,但是奥斯曼帝国给欧洲人制造的麻烦只要比史上更大,陈鸣又管它奥斯曼的死活呢?

别忘了,在他的设想中中亚西部到乌拉尔河、顿河流域,那就是蒙古人建立的附庸国,是一条防绿带。

这个被佛教密宗搞掂的民族,还是不要去碰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巨头好。

再说,未来的世界必然要经一段属于石油的时代,华夏如若独霸了美洲、南洋,再拿下天方世界,那真真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了。

土耳其斯坦和奥斯曼帝国可是不同的概念,对比后者,前者的政治态势更有利于中国在未来吞吃下整个波斯湾。

“怎么又吃这道醋熘土豆丝?你最近是吃醋吃上瘾了。”

陈鸣刚走回后殿,就闻到了一股酸醋味道。柳挽云进来的口味是变了很多啊。要不是大夫跟她瞧过,没诊断出身孕,陈鸣都以为她怀


状态提示: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国的好‘前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