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清末1909>第七章 摄政王的意志

(第二更到)

宫殿的正门被缓缓关上,太监们被全部遣了出去,偌大个弘德殿剩下两个人,仅有的两个人,这也就意味着,什么样不可告人的秘密都可以在这个密室里流通,并且不会流入第三只耳朵。

“良弼,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你留过洋,是咱们大清的俊才。”

载沣直截了当的捅破了隔在两人面的微妙气氛,若是连这种避实就虚的小把戏他都看不出来,他这个摄政王就真的不用当了。

“臣想说的刚才都说过,摄政王替君摄政,代行皇权,臣万事都听摄政王的。”叶开还是一副老腔调,刻意而为的托辞果然让对面的载沣脸色有些微微变的耐人寻味起来。

“行了,这话还是留给外面的人听吧。”轻轻的一声嗤笑,载沣有些待理不理。

“臣不敢诓骗摄政王,良弼说的句句属实。”叶开按部就班的说着永远不会错的大道理,不过他也是点到为止,在对方有些忍不住气的当口,叶开口中的冠冕堂皇转了一个微小的弧度:“良弼觉得王爷们说得都对,但又觉得哪里不对,恭王爷杀袁是为了王家的尊荣,铁尚书杀袁是为了他的军权,泽国公杀袁是为了治下的度支部,肃亲王杀袁是为了他民政部的脸面,良弼刚才在想摄政王杀袁是为了什么?”

“偶?”载沣眼睛微眯,同样的话,他似乎听出一丝不同来。

“那你说本王杀袁是为了什么?”

望着被提起来的兴致的载沣,良弼不缓不急运了口气,随后斩钉截铁的说道:“为了咱大清帝国万世不易,皇权永固!”

“国家,国家,自然先有国,后有家,没有了大清国,没有了咱们皇上,哪还会有恭亲王?度支部?民政部?北洋军?”

“可这理似乎只有良弼知道,王爷们一个个净想着自己府里部里,又有谁真心想过,摄政王为什么要冒着群臣反对的风险去谋划杀袁呢?”

叶开一脸的痛心疾首,越说越激动,仿佛他才是为了帝国的基业披肝沥胆的不二重臣,说到最后叶开直接单膝匐了在地上,沉声喊道:“奴才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袁世凯易除,左右不过一道诏令的事,皇上刚刚登基不过月余,摄政王大权未稳,但谁能保证方才一个个言之凿凿的诸公大员不是下一个袁世凯?”

叶开的话或者说是叶开的表演,将刚才还一脸轻松的载沣深深地震撼住,恍恍惚惚他只觉得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都似乎无懈可击,虽然细细想来每一句话都极具煽动力,但在特殊的环境感染下,没有人会细细追究断言的逻辑性。

末了,叶开将头垂到了地上,忠诚如狗般的补了一句:“所以,臣方才说都听摄政王的,可一点也不敢掺假。”一切尘埃落定,第一阶段的表演到此完美的收场,叶开静静等待着载沣的反应,不得不说夸张的表演有时的确会加分。

载沣直起了身子,望着匐在地毯上叶开,一直有些愁眉未展的脸上缓缓地露出一抹微笑,摆了摆手,轻声吩咐道:“起来说话,这里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到本王跟前来坐着。”

“肃亲王恭亲王他们都是朝廷肱骨,国之重臣,哪儿都像你说那样儿!”载沣象征性的责问道,轻飘飘的话,不痛不痒。

摄政王都这么说,叶开自然是要给他台阶下,笑在心里面,脸上慌不择言的胡诌道:“是是是,臣刚才都是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关系在一言一语中被拉近,下一步到了该谈一些正事的环节。

“摄政王似乎对杀袁有些顾虑?”

叶开小心翼翼的问道,他心中当然清楚,同为二十六岁登上权力巅峰的两位帝国掌舵人,载沣远远没有慈禧太后那种上台之初就诛杀辅政八大臣的雷霆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他的优柔寡断葬送了大清王朝,当帝国分崩离析的前夜,这位清朝最后的摄政王不得不黯然交出所有权力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当初没有狠下心来诛杀掉这位帝国的掘墓人。

“为什么这么说?”载沣没有直接回答,涉及到最核心的问题他还是有些分寸。

“臣只是觉得,摄政王既然将一帮大臣都召到弘德殿,几次三番的询问过后,摄政王却始终没有表态,臣猜测那是因为他们说的都不是摄政王要的答案。”

有些惊讶于叶开精准的揣摩,诧异在脸上一闪而过,载沣缓缓地长叹一口气,有些严肃的说道:“良弼,你猜的没错,杀袁一事,军机处的所有大臣都不支持,本王不能一意孤行。”

果然,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军机处,能和载沣并排站在帝国权力金字塔尖的也只有军机处一家。

“军机处里,庆-亲-王奕劻早就和袁世凯沆瀣一气,世续唯唯诺诺鼠首两端,不堪大用,张之洞虽刚直不阿却轻重混淆,鹿传麟老态龙钟,恐怕行将就木,整个军机处没有一人叫本王称心如意。”

载沣没有掩饰自己心中的郁闷与无奈,为了加强君权独尊精心设计的部门,竟然有朝一日会成为捆住皇权最大的掣肘,或许,也只有在这时,军机大臣才真正做到了“军国大事,罔不总揽”的真宰相。

“还有,这些折子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替袁世凯求情的,袁世凯还没怎么着,他们倒替本王指手画脚了。”指着案头上堆了一摞的奏折,载沣的脸上终于燃起一抹压抑已久的怒火,他真想把这些奏折统统扔到宫里的恭厕里,反正都是一个味道。


状态提示:第七章 摄政王的意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