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明朝的火器,现代人的心里就会想起,它们是如何的品种多样,威力也同样走在那个时期的世界前沿。
然而,却很少有人理性的分析和打听一下,火器他的父母家人,硝石同志的情况。
硝石又称焰硝、钾硝石等。无色、白色或灰色结晶状,有玻璃光泽。
是制造火柴、烟火药、黑火药、玻璃的原料和食品防腐剂等物品的最主要原材料之一!
主要成分:硝酸钾(kno3)含量:工业级一级≥99.5;二级≥99.0;sān_jí≥98。好吧,说多了就是水字数,停!
在古代的明朝时期,硝石矿主要是出产于四川的几个硝洞,以及山西和山东也有一点,(不过在山东的话,因为有孙元化在先,大部分出产的少量货,都归他们那边了。)
可谓严重的供不应求的东西,绝不是像现代21世纪那边,多的你随便私人大量可购。
(这玩意还能制冰,大户人家和地主家也要抢购一些,真正的抢手货之一。)
古人无意中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于是很快有人利用硝石的这种特性,在夏季制作冰饮料。
方法很简单,取一个大盘,在盘内盛上水,将罐置于盘水内。不断地在盘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尝一口,又凉又甜,直冰到肚子里。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举,颇属盛事。
《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
民间,直到中华民国时仍有此俗。
想想看,硝石能配火药,还有多种用途,大户人家也会抢购,直接矿石出产地又少。什么穿越者大手一挥,数万大军集体配上火枪一起开枪,硝烟弥漫,弹药无数,敌方当场数十万大军分分钟死光。
嗯,这画面也就想想罢了,我们还是先洗洗睡吧!
先不说有没有可能性发展到这么nb,就算有,硝石的供应也跟不上。
你知道怎么造飞机,和能不能造出飞机,以及能不能供给飞机足够乱飞的汽油,再则有没有会驾驶n个飞机的飞行员,保修员等等。那是四五个,甚至于nnnn个不同的问题。
只管纸上谈兵,哪个不会?
但人得面对现实!
在古代,你会经常发现一件让你苦笑不得的事情伴随你左右。
那就是社会商品的数量,跟不上你的期待值。
有时候,光有钱不一定能购到足够的货,甚至于特殊时期,一点也购不到,也是常见。
在现代21世纪那边,你去超市里购一件商品,发现理货员说这东西没货,得等过几天来货。你会感觉有钱也没货,很生气是吧?
不好意思,这种事情在古代和明朝,可是家常便饭。
在现代你可能只要等几天,超市就有专车送货来了。但在古代和明朝,没有汽车和飞机等当交通工具,加上商品数量有限,以及路难走。如果运气不好,你就不只是等几天了。
等上几个星期也tm的有可能,脸再黑点,等到你儿子出生到长大都会打酱油了,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中间插队的人太多了,因素太多)!
所以,马小三对朱子龙提出来的弹药不足问题,朱子龙还真有些小小的伤脑筋。
因为附近几个城里的硝石货量,已经严重的断货了。
想要短时间内补充足够数量的硝石,只能是远走他处购买,但是不一定会购的到多少。这样一来,就得另起炉灶,剑走偏锋了!
看到这里,相信有心的读者也会明白。
为什么朱子龙暂时还没有开发什么手榴弹,以及手雷和地雷了。
以手榴弹来说,就大明工匠们目前的技术,制造引信应该不是问题。不过以黑火药的威力,用来做手榴弹,要做的很大才有足够威力。真做出来,地雷和手榴弹绝对会达到八斤到十斤重左右,才能一扔炸死一群人。
七、八斤,甚至于十斤重的手榴弹,呵呵,呵呵,呵呵,就让我呵呵几下。这得专业标枪运动员来扔吧?
一般常人绝对扔不到很远,到时候炸不到敌人,炸到自己人的可能性反倒是很大。野战效果极差,除非变成内装现代的黄火药,减轻重量和体积才行。
当然了,这样的土法手榴弹和手雷,也许在守城中有一定作用!
只是也许,毕竟扔一颗手榴弹,还不如扔一个滚木擂石,砸死几个敌军后。滚木擂石还可以回收利用,手榴弹扔了就没了。
至于火炮,想想还是算了,倒不是说很难。
毕竟材料可以用现代的,在明朝也可以用青铜,只是枪支的火药都勉强,就来搞大炮。真当硝石是地摊货?
很快!
朱子龙就第二天,又把众小弟和管事们都叫来开会了。
会议的内容很多,但是重点就是硝石的供应量,跟不上火器消耗量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也是一展莫筹,(毕竟大部分小弟都是文盲)!
最后还是管家王大用献出一计,说帖出告示,看除了向外购买之外。但凡有谁知道附近有相关矿产,或是有什么土法积硝的。都给予重赏!
相信重赏之下,必有一天会有能者出现的。
这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暂时也只能是这么做了。
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