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沈泽的钦差出发后第五天,卫国公庶子沈沛写下洋洋洒洒一篇文章,揭露其父、兄、嫂三人,虐待、谋害嫡母详细罪证,以及卫国公沈镔前往药王谷养病,归来时种种蛛丝马迹却表明他偷偷到达过边境,从侧面证实他们父子二人与里勐人早有勾结。 ??.?r?a?n??e?n?`整篇文章半真半假,不但隐去小费氏从前恶行,还夹杂许多捕风捉影的证据,不知内情的人看了,根本找不出半分破绽。
这样还不算,随着这篇文章一同呈送御前的,还有沈氏一族十三位长老联名上书,请皇上恩准他们将卫国公嫡枝一脉从族中除名,上书中痛骂这对父子罪大恶极,有负先祖遗训,宗祠难容。
原本还对沈沛一面之词将信将疑的人,看到这封上表无不义愤填膺。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达官勋贵,人人都对卫国公府深通恶绝,要求立即将其阖府问罪的呼声一浪比一浪高。
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还对沈泽表现出雷霆之怒的皇帝,如今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沉默下来,那些如雪片一般针对卫国公父子的奏折,送入宫中后全都石沉大海,再无回音。至于沈氏一族的请求,当然也没有答复。
然而这一次,民众的愤怒并不因君主的态度而悄然平息,费宁叛国,影响的只有官员;但统领目前国内最大军队力量的沈泽叛国,最直接的后果将导致国家灭亡,惶恐之下,靖安子民们怎能平静下来?
一天又一天过去,宫外群情激昂,宫内却还是静谧无声。沈沛和那十三位联名上书的长老每日都会小聚一下,聚会的话题从最开始商议如何在陛下面前声讨沈镔父子,如何让陛下相信沈氏一族对他们叛国的行径从未参与也从不知情,逐渐演变成讨论陛下诡异的态度。
就连一直成竹在胸的沈沛也开始忐忑起来,只不过他身为这件事的发起人,不但不能把自己的不安显露出半点,还要强打起精神安慰另外十三名长老。
可惜沈沛不知道的是,让皇帝沉默的不是别的,正是他自得不已那封杰作。这篇取信了无数人的证词,在皇帝眼中却处处都是漏洞。
他以为,皇帝会下令诛杀小费氏,全都因为听信长嫂一面之词;他以为,沈镔去过边疆是他查出来的独家秘闻;他更以为,皇帝动怒真是因为对沈泽起了疑心……正是这种种自以为是,导致皇帝看过这封破绽百出的文章后,一眼看穿他的狼子野心,厌恶不已。
六月初一,停了几日的早朝重新开启。沈沛与沈氏一族十三名长老同时接到皇帝宣召,让他们亲自与之前上书控诉之人当朝对峙。
众人设想过的种种情况中包含现在这一结果,因此接到传召也没人意外,大伙儿带着一肚子腹稿,理直气壮地踏入金銮殿中。
然上了朝才发现,原本属于卫国公的位置上,竟然站着一个衣饰华贵的妇人,定睛一看,赫然正是世子妃陆氏。
众人还不及惊讶,太监总管一声通报,拉开早朝序幕。
群臣跪拜叩首,口呼三声万岁,例行公事的问安后,一名御史率先站出来对金銮殿中唯一那名女子发难。
“臣想请问陛下,为何这庄严肃穆的朝会上会出现一名妇道人家?牝鸡司晨,实乃亡国先兆啊皇上!”
被他指责的那妇人面不改色,款款出列,转向文武百官欠身一礼。
“这位大人言重了。本妃出现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干涉朝政,只因数日前家翁与夫君遭受小人不明不白的指责。多亏陛下没有听信谗言,允许我卫国公府与那群小人当朝对峙,以证清白。所以,本妃才会斗胆逾矩,站在这里。”
她以礼相待,那御史却依然咄咄逼人。“既是对峙,为何卫国公府派来的是名妇人?卫国公大人为何缺席?莫非心虚不成?”
芷华挺直脊背,刹那间所散发出的气场竟压得那御史气焰矮了三分。
“本妃刚刚所说的那群小人里,小叔沈沛正是为首之人。家翁被其大逆之举引得旧疾复发,吐血昏迷。幸亏药王弟子还留在府上,救治及时没有酿成大祸。家翁昨日清醒后已立下誓言,从此与两个庶子断绝一切关系,再不相见。”解释完沈镔缺席的原因,她顿了顿,转而反击起对方。“大人身为监察百官的御史,理当谨言慎行,言必有物。您刚刚询问家翁缺席原因,却又不等本妃解释便擅自揣测,无凭无据指责家翁心虚,敢问大人是否握有真凭实据能证明家翁违法?”
被一个女子指责还没法反驳,那御史当即面红耳赤,呐呐强辩道:“卫国公罪证早已由其亲子大义灭亲昭告天下,哪还用得着本官出示?”
芷华寸步不让,讥笑一声:“世间就因为你这种人云亦云之辈太多,各种离奇荒诞的流言才会未经查证便广为流传。你赞那抹黑父兄声名的狼心狗肺之徒大义灭亲,将来贵府若也有庶子站出来公然诽谤你,大人愤怒之前,是不是也该叹其深明大义呢?”
各种掩饰爆笑的干咳声四处传来,就连端坐上首看了半天戏的皇帝也差点没忍住笑出声。素来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被一名女子驳得哑口无言,传出去实在有失体统。想到这里,皇帝清了清嗓子,圆场道:“好了,沈沛究竟是狼心狗肺,还是大义灭亲,对峙之后,真相自然会水落石出。时间不早了,开始吧。”
“沈沛,以及沈氏一族十三名长老何在?”
皇帝话音刚落,被点名之人纷纷出列,伏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