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嗜血猎杀>第三八三章 软中带硬

第三八三章 软中带硬

其实,不用中队长背手,队员们从骨子里自然散发出来的那股杀气,也不是这几个红帮所敢直视的。

虽然中队长在态度上不卑不亢,但在礼数上,他还是有所准备的,这两盒子礼物,都是从东北带来的特产,是东北的几大宝贝之下:两根长白山的老参,一付梅花鹿的鹿角,两瓶烧刀子泡的虎骨酒,还有就是一大包子野生的猴头。

这些东西,可能在东北不算什么,但在香港,还真不好弄。当然,要是一般的人,就算在东北,可能一辈子也找不齐这几样。

刘老大早就接到手下的报告,在分舵等候着了。

要说这个湾仔大码头的红帮的香堂,比起中队长的四合小院,那可大的多了,就面积上算,最少也有五、六个小四合院大小,里面的摆设,也十分的讲究:大门口处,是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两只大狮子,权作为门当。红柒的两扇大门上,布满了排列有序的大铜钉。推开大门,第一眼就是一个大门上方那个四方的大门楣,正好与门口的那对大狮子想呼应,这就是户对了。

门当,是汉族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门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也十分森严。其实,这些摆设在建筑学上,是“门枕石”的一部分,俗称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后演变成摆放狮子麒麟等瑞兽。

户对,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顶部,起到装饰门框的构件,通常成对出现。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等等。“门当”,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形为砚台。“户对”大小与官品大小成正比。

门楣也有区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简单来说,门楣上有两个户对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员;门楣上有四个户对的,对应四品以上官员;至于十二个户对的,则只能是亲王以上的品级才能用,换句话说,即便是皇亲国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开门,嵌十二个户对!

门前也有要求,官员们讲究门高于路,股门前要有台阶,这台阶可不能随便修,也要按照制度来。六、七品官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sān_jí,以此类推,台阶数目最高不能超过八级,超过八级那就是九了,九乃数之极,那是代表顶点的数,除了皇上谁也不能用。随着官员晋升,门前的台阶数目会慢慢增加,文人们经常谈的一个词“进身之阶”,其中的“阶”就是从这儿来的。

进了大门,往院子里走,是一个青铜铸成的大香鼎,院子里两连,站着两排红帮会的成员,一身的黑衣黑裤,威风凛凛,让你看在眼里,不由得心里一阵的紧张。

雨农是个聪明的家伙,还没等中队长他们到,他就先派回一个口齿伶俐的马仔回来报告。刘老大一听这个马仔详细的述说,心里是暗暗的一惊: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斧头帮,只有二十几个人,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储备,他们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靠山。

“你听这些人说话的口音,象哪里的人?”刘老大听完马仔的汇报,一边渡着步,一边心事重重的问道。

“回老大的话,他们听起来就是东北人的口音,嗓门大,长得也都五大三粗,一个比一个彪悍。”马仔忙回答道。

“东北口音?看来这伙人不简单呀,不是跟东北军有瓜葛,就是有日本人的后台,这事还真不好办了。你们撤下来吧,回到屋子里面呆着,下马威是用不着了。都散了吧,散了吧。你去把我上好的龙井茶拿出来,准备迎接客人。”刘老大有些无奈的挥挥手说道。

刘老大刚安排妥当,雨农就领着中队长他们三个人进到了院子里。

面子上的事,刘老大比中队长做的体面,那份热情,自然不用说了。当中队长把带来的两盒子礼物一打开来,还是让刘老大感觉到十分的惊讶。

这位刘老大是什么人呀,那是见过大场面的,这些东西他拿眼睛一搭,就知道是非常的贵重。尤其是那两根长白山的老人参,没有千年,也过百年。

说起长白山的野山参,跟别处的不一样,有自己的形状特征:一是主根短粗,下部多有两主要支根,呈人字形状的圆柱形,年头越多,形状越粗越长。

二是根茎部分较细而长,略呈圆柱形,俗称“雁脖节”。根茎上有较密集的碗状疤痕,俗称“芦碗”。

三是顶端宽而丰满,俗称“宽肩膀”。

四是有深而细的横向环纹,连结成螺旋状,俗称“铁线纹”。表面为灰黄色。

五是参的段根细而长,大约是参体的4-5倍。上边常有许多突起的小疣状物,俗称“珍珠点”。

所以,有人把长白山的人参特征概括为:雁脖芦,枣核芋,宽肩膀,铁线纹,色灰黄, 珍珠尾。

刘老大搭眼一看,这两根长白老人参,少说也有百年,价格上的贵贱对他来说,还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这样的百年老参,那可是稀世珍宝,在香港,多少钱都买不到。这样的礼物,对刘老大来说,真的有点太重了。更何况


状态提示:第三八三章 软中带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