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带着枪炮去大宋>第四十三章 冷遇

坐船的日子很无聊,没有娱乐,没有书看,空间狭小,还有股挥之不去的腥臭味,坐在里面,总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

马政将王环、马扩、宋行召集到船仓,围着一张茶几坐下,从行礼箱中掏出一个木匣子,从里面掏出一份书卷,小心翼翼地展开道:“这就是国书,大家看看有什么意见?”

上次去府衙,大家虽有商量,但为保密起见,并没有将国书公诸出来,此番出海,只有这首木船孤零零地飘泊在碧波深涛的大海里,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宋行缓缓地展开书卷,见里面明确地提出收得失地并不限于当初石敬塘敬献给辽国的幽州之地,而是包括五代以来的所有长城以南的地区。

看来朝廷已意识到上次谈判内容的垢病,在这份国书里面关于每一个要收复的地方都有明确的说明,不再模糊不清。

含燕云十六州,自然包括辽国的西京,也就是现在山西的大同,如果宋行记得不错,靖康之难时,其中的一路金兵就是从大同起兵的。

对于这份国书,宋行表示非常满意,因为国书的内容基本是自己想要的,但是不是金国想要的,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当即强调道:“咱们此番前去,务必遵守朝廷旨意,不敢有一处遗漏。”

王环在看完国书后,则心事重重,面露难色,沉沉叹口气道:“此国书内容详尽,倒也不错,但与前番所议,相距颇大,金国恐难接受,亦不过是我方一厢情愿矣!”

“事在人为!”宋行显得很乐观,在他的心里,如果不能收复这些险要之地,还不如不合作,至少这样还可以有辽国做缓冲,不致于直面金国,尚有苟安之日。

对于宋行的心事,马政多少知晓一些,毕竟在初次见宋行的时候,对他的政治主张也有所了解,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希望大宋与金国会盟的。

他后面的表现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说宋行坚持收复这些险要之地,来源于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那么马政对这些地方的坚持则源于自身的军事修养。

以纯军事的眼光来看待此次的会盟,他的心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跟宋行是一致的,如果不能尽收这些地方,那么会盟不会也罢。

马扩少年英雄,文武全才,他的想法倒跟宋行差不多,官家既然下达任务,总不能完成一半,不完成一半,对王环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是极不认同的。

在大海上漂泊数日,终于在辽时的苏州靠岸,接待他们的是个千夫长,马政第一次使金时就是他接待的,算得上老熟人。

在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千夫长也没敢耽搁,直接为他们备好快马,备好干粮。

宋行是现代人,小的时候虽然骑过洋马,但洋马不是马,骑马的日子比坐船还要难受,几天下来,屁股是火辣辣的痛,走起路来也是一腐一拐的。

金国的都城在会宁府,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阿城区,整个会宁府都没有座像样的建筑,说是府,亦不过是草原里多些帐篷而已。

来到会宁府,作为本次谈判的正使,马政也算得上尽职尽责,顾不得长途跋涉的鞍马劳顿,携着国书便去见完颜阿骨打。

马政走后没多久,便有金国小吏为宋行等人安排帐篷,帐篷是临时搭建的,中间搭建一个大的帐篷用于议事,而周边又搭建一些小帐篷用于住人。

帐篷很简陋,前后不过半个时辰便搞定这些,马扩指挥着众人将行礼从马上卸下,悉数搬进帐篷里。

刚刚安顿好,便见马政黑着脸回到驻地,他没有见着完颜阿骨打,接待他的是阿骨打的弟弟叫完颜吴乞买,在接收完国书后,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随后便打发马政回来了。

一路上,大家都雄心勃勃,一路都在揣摩谈判说词,一路都在摸拟谈判现场,雄辩滔滔,哪知来到金国的第一天,便受如此的冷遇。

与金会盟,亦不过是大宋王朝的一厢情愿,剃头挑子一头热。

这让马政很受伤,也很无奈,将宋行等人召集到中间帐篷,将会见的情况向大家详加说明后,说道:“大家都说说各自的看法吧?”

作为副使,王环是第一个发声的,“与金会盟,原本就是我朝的一头热,会盟对金国而言,本就是可有可无,所以,咱们要完成官家的重托,只能小心翼翼。”

“小心事金,这个意见我不赞同,我们作为大宋使臣,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失却气节,否则蒙羞的不是我们,而是大宋朝廷。”马扩没有同意王环的意见,在他的心里,气节比会盟更重要。

宋行接着说道:“我同意马兄的意见,气节比会盟重要,无论何种处境都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否则谈判未开,便自弱三分,这谈判不谈也罢。”

军人自有军人的血性,在马政的内心深处,虽极认同宋行跟马扩说的,但他们现在办的是皇差,就得上体天意,至于下体民情,则没那么重要。

不能让谈判破裂是官家的底线,作为谈判正使,也是马政的底线,如果真按宋行的意见,那么现在就可以打道回府。

因为吴乞买的傲慢,他的自尊心本就受到伤害,沉沉地叹口气,颇感无奈地道:“你们都下去好好休息吧,主动权不在咱们手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走出中间帐篷,马扩拉住宋行,问道:“宋兄,你说这金国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咱们来到这会宁府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冷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