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童养媳的春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扶正

这次的蝗灾,江淮属于重灾区。

广大黎民百姓饱受蝗灾之苦,嫩草刚发芽出来,全被拔起来吃掉了,比蝗虫过境还厉害,蝗虫只吃上面的叶子,饿得奄奄一息的百姓却是把草根都挖出来吃掉了。

刘成方拿下濠州之后,最先做的事情是将义仓和官仓的粮发给了百姓。

本朝各地都设有义仓和官仓,以备不时之需。刘成方任濠州知府的时候,这件事本做的很好,但自打他调任襄阳吴知府接手之后,为了打击报复刘家,粮仓里的粮食一颗都没有拿出来过。为此,刘成方自己都和吴知府交流了不下二十次,却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刘家一干子弟早对他恨及,但却被刘成方拘着不许闹事。其实,刘家也根本没想过要闹事,自刘成方任知府之后,愿意提携上进的子侄,刘家众人的日子一直到得极滋润的。

吴知府一口咬定刘家的鸡和鸭吃了蝗虫本地受灾并不严重,无论刘成方磨破嘴皮子,怎么也不肯放粮,想借此来挑起刘家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就连刘家买粮被人打劫,也是吴知府从背后怂恿人做的。

如今吴知府的首级已经被挂在了城门上空,刘成方又把粮食分给了本地百姓,大家十分感激。加上他之前官声不错,长子刘永安丢官革功名只为了不娶靼子的公主,这些事实比任何好听的话都能感动众人,根本不等他说什么,附近的百姓都愿意跟着他干了。

民以食为天,有饭吃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鞑子和汉人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时候需要的也不过是一个带头站出来的人,刘家恰成了不二人选。

外面分粮,刘成方带着众人商量之后的发展之计。

刘永安:“濠州是咱们的老家,这个地方一定不能丢了,必需要守住。”不仅刘家的妻儿老小在这儿,就是奔投刘成方的人,大部分也附近十里八乡认得的熟人,不能前面砍别人,后面家被人抄了。

刘成峦:“咱们刘家都是敢打敢拼的好儿郎,但是独木难成桥,治理濠州的人选,还是要找个有经验的。”

一干子子侄辈都道:“此人非四叔莫属。”

刘成峦:“你们这些眼皮子浅的人,这点小事就想到了你们四叔,咱们这会儿能把濠州抢到手,接下来的滁州就不是问题,接下来还会越来越多。”

刘成贵:“咱们刘家除了四哥和长安,当过官的也就是三郎、五郎、六郎。”

这是刘家从兄弟之间的排行。三郎是刘永辉,之前是县尉;五郎是他儿子刘永志,中了秀才之后在杂造局,刘永安他们之前贩粮所用的那些大刀就是从他那儿偷偷打造的,不过打造这些大刀还是刘成方任濠州知府时候的事情,刘成方并不知情,都是王菁偷偷让他干的;六郎是刘永胜的一母同胞的大哥,也是秀才,之前在定远做过半年县丞。

照刘成贵的想法,使力的都是刘家自己人,现在有了好处肯定也要分给他们这些人才行。

刘永志的精明更胜他爹一筹,知他是为自己谋划,忙道:“我觉得之前的同知汤泉不错,自四哥不愿意娶公主之后,吴知府处处与我们为难,汤泉却处处维护我们,像之前四嫂交待的大刀,他早知道但从来没有为难过咱们。”

刘成峦道:“咱们团结一心,好好干,能打到京里也说不准,退一万步来讲,仍旧用之前的那些愿意和咱们合作人,这样也利于以后的发展,就算出了事也多一些人担着。”刘家根基太浅,根本没有做知府的人才,就算有这样的人才还要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这不过是婉转的说法罢了,事实上,刘成峦本就是个迂腐书生,若不是被逼无奈,他才不想让儿子干这些提着脑袋来做的活计。

不过,他这些话倒是启发了刘成方,决定每个地方到手之后,若是当地官员合作,本身名声还不错的话就不把人换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支持和拥护他们。

“知府就用汤泉,但守城的将军要用咱们的自己人。大家可以推荐,也可以自荐。但必需守得住才行。”刘成方说道。

刘永胜:“我推荐四哥。他本身之前就是官,就算是吴知府故意找碴、使坏的时候,三百里之内的男女老少见了他也要称一声‘三爷’,他又读过书学过武,带着大伙运粮的时候更是使了大力气,让他守着才让人放心。”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纷纷赞成。

刘永安道:“大家现在先别想着分封、做官,咱们所有人加起来还不到两万,别说朝廷,就韩岭手下随便开一拔人马过得,咱们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咱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抢地盘、扩大队伍;别人愿意跟着咱们干,主要是想活命,想活命就得填饱肚子!这才是正事,赶紧抢几个大仓库是正经。有了粮食才有更多的人愿意跟着咱们,不然咱们也就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好蹦跶的。”

这话说得不怎么好听,但大家觉得很在理。

“读书多的人就不一样,长安一开口,我这悬着的心就放回肚子里了。”刘万明说道。

他比刘成方还高一辈,刘永安要喊他“九爷”,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侄子、孙子辈们讲《三国演义》,在刘家向来很有威望。此话一出,得到了刘家全体人一致通过。

“麻雀再小也是肉,不如趁现在,咱们过去把近处的山头都抢过来。不图别的,就图把咱们的人数再往上加一加,壮大些声势。”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一章 扶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