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知他政绩平庸,便不大看得上了,只觉得冯继忠唯一可取之处,也就是事母极孝,不过如今这小子攀龙附凤,一跃成了太子爷的岳丈,虽靠的是女儿本事,却让贾代善对他的不屑稍稍减轻了些。

史氏自来瞧不上贾敦,贾代善因觉得正妻未入门便生了贾敦,有些对不住史氏,因此对于史氏的一些行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顾不得心亏不亏,如今这女儿女婿翻了身,贾代善以为他们多少会有一些芥蒂,不过如今瞧冯继忠着实诚惶诚恐的态度,贾代善心里还是满意的。

“为太子妃备嫁之事,你岳母的想法,是担心你和大姐儿她娘支应不过来,她和我商量,出嫁轿子到了京城,从荣国府出门子,也给大姐儿挣些脸面。”贾代善不由心叹史氏贤德,竟是想得极周全,要是太子妃从外祖父家出嫁的消息一传出去,他荣国府的显耀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冯继忠可不敢随意答应,只道:“回头小婿还得请问大姐儿的意思。”

贾代善一听,立刻皱眉。

只是现在这儿到处是官员,冯继忠已经是太子岳父,他还是得给面子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看不上这冯继忠,不过心里少不得心中冷笑,暗骂冯继忠还是那副没主意的样子,竟好意思拿女儿挡箭。

看出贾代善面有不悦,这时陪在冯继忠旁边的林如海笑着解围:“此事容后再议,岳父大人,这会子大姐儿的船也快到了。”

贾政在一旁附和,说道:“老爷,不急,不急。”

“官船靠岸了!”有人忽然喊了一声。

不一时,官船上的随行人员陆续走了下来,又过了一会,三皇子徒元升及十六皇子徒元庭也露面了,不待和等候的官员招呼,两人侧身让了让。

随后从船上抬下一顶八抬大轿,出苏州巡抚忙要带着众人上前拜见,轿边站着的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官喊了一声,“免。”

随行侍卫打了个手势,码头上的众人往两边一退让出一条道来,冯玉儿的轿子便在众人目送下,离开了码头。

冯府门前的路上早扯起了帷幔,更有不少官兵站了一条街,以阻挡百姓的围观,而此时,贾敦着孺人大妆,在众人簇拥下候着冯玉儿的归来。

待冯玉儿的轿子落下,贾敦正想上前,却被身旁的荣国府政二奶奶王氏一把拉住,只听她低声喝道:“急什么?”

两名宫中教引嬷嬷打开轿帘,将冯玉儿从里头扶了下来,王氏拉着贾敦,正要准备上前拜见,冯玉儿身边女官道:“未受册封前,无需跪拜。”便算是免了。

等进到冯府正屋,冯玉儿笑着扶了贾敦上坐,也不理会王氏所谓“不合规矩”的阻拦,恭恭敬敬地给自己母亲磕了三个响头,刚道一声,“娘。”眼圈便有些红了。

贾敦便忍不住拉起冯玉儿,母女俩免不得抱在一块哭了起来。

这时一身女官装扮,始终陪在冯玉儿左右的何姑姑笑着过来打趣:“想是冯夫人舍不得女儿出门子,冯姑娘如今还在待嫁,您就哭成这样,回头真到上花轿的时候,泪珠儿流光可怎么得了!”

冯玉儿忙抹了泪,请何姑姑和贾敦见过。

听到说对方是从小看着太子爷长大的姑姑,贾敦自要上前好好客气一番。

一直未被冯玉儿注意到的王氏不甘寂寞地走上前,道:“这便是外甥女吧,果然是人品一流,这么好看的小姑娘,妾身还真是头一回见,哪里像国公府的外孙女,说是孙女儿也有人信,难怪能雀屏中选,替贾氏一门争光!”

冯玉儿目光微闪。

“这是你二舅母,”贾敦忙着介绍,“听说你要回苏州府待嫁,你外祖父、二舅舅和舅母他们都过来了。”

冯玉儿早听出王氏的声音,当日在林如海家,可不就是这位二奶奶把贾敏气得直哭,如今冯玉儿算是瞧见了真人,看起来老实贤惠,倒是性子非这般。

“那便多谢二舅母了,”冯玉儿打过招呼,随后便对贾敦道:“这回不仅何姑姑陪我一块过来,宫里还来了两位教引嬷嬷,更有不少宫人侍卫,女儿所住的院子只怕是要和家里隔开了,娘您可安排妥当了?”

没待贾敦说话,王氏已上前对冯玉儿笑道:“您外祖母最是见过大世面的,她便知道,遇着这么大的事儿,你们家未必照应得过来,特意让妾身过来帮衬些。”

冯玉儿看了贾敦一眼,淡淡地说道:“多谢二舅母关心,国公夫人想得这般周到,我代父母谢过了!”并不叫外祖母,而是叫国公夫人。

王氏觉得冲大姐儿这几句话,倒还懂一些礼数,不像刚才,自己劝了贾敦老半天,让她送大姐儿去荣国府,倒只得了一句“回头听大姐儿怎么说。”

贾敦的态度着实让王氏瞧不上,觉得她家不过是鸡窝里飞出只金凤凰,值当她得意忘形到丢了祖宗?

“临从金陵出发之前,太太千叮咛万嘱咐妾身,少不得要将咱家大姐儿接到京城住些时日,荣国府也是人尽皆知的好人家,若是能从荣国府出嫁,倒不委屈了大姐儿看宫里人眼色。”

此时贾敦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一副为难的神色,冯玉儿立时看在眼里,只笑笑并不搭腔,倒转头对何姑姑道:“姑姑,咱家简陋得很,这些日子怕要辛苦您和两位嬷嬷了。”

“劳冯夫人费心。”何姑姑完全懂得尊重贾敦。

冯玉儿这时笑道:“既如此,您几位一路辛苦,不如先去休息片刻,


状态提示:76.0076--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