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大人,大萨满此举让我等一个多月的操劳一朝丧尽,自此以后关内道的读书人大概要尽数南下了。”国师府中,一名四十来岁,风姿卓越的男子摇头对袁章说道,一旁的陈静庵等人也是连连点头附和。
“宇文先生说得甚是,可惜大可汗要顾及到普速完、薛阇干等武将的想法,他们一向对大萨满敬畏有加,即使大可汗也难以拒绝。”袁章看着这名中年人,他大概可以算得上是袁章此次南下最大的收获之一。
此人名曰宇文宜生,字明望,自幼博闻强记,工实属,三十岁时得中进士,后历任州县,所到之处政通人和,积功升任为起居舍人回到朝堂,可惜一向看不惯杨介夫等人将党争置于国事之上,因为未能升官。
这次北国大军南下将大魏朝臣劫掠一空,宇文宜生也沦为阶下之囚,袁章在查阅附录名单时见到了宇文宜生的名字,因为对他的文名早有耳闻,故而专程去俘虏营中拜会宇文宜生,多番言辞恳切的邀请终于说服了宇文宜生归顺北国,担任礼部侍郎一职,在之前的立国大典筹备之中多有建树,只可惜因为大萨满假借长生天的神谕,让他们的多番努力化为乌有。
“经此一事恐怕纵使吾等借着大可汗登基称帝的时机新开恩科,恐怕也不会有多少读书人前来应考了。”宇文宜生深感遗憾,“大可汗手下这帮将领领兵打仗或许无人能敌,可论起治理地方来,恐怕未必派的上用场。”
袁章对次深以为然,现在关内道的文官大多逃奔南方,起码有一半的州县官员逃散一空,整个城市都陷入混乱之中,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为他们补充到足够的文职官员治理地方,才能尽快将关内道彻底纳入大元的统治之下。
而这项工作是漠北那些作战英勇的将军无法做到的,如果将他们派到各州县担任主官,恐怕他们会像在漠北草原上压榨被他们击败的部落一般对待那些魏人,要是这样恐怕关内道就距离遍地狼烟不远了,现在关内道已经有不少不甘屈服于阿鲁布统治的好汉揭竿而起,若是再过于压榨百姓,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现在袁章迫切的需要读书人帮他治理地方、善待百姓,这一点说起来其实不难,此前大魏的官员压榨百姓已经很过分了,只要新朝的官员稍微宽厚一点,那么百姓们就能很容易地接受大元的统治,毕竟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只要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谁还会怀念大魏?
“只是眼下纵使应考的人再少,这恩科还是要办下去的。”袁章长叹一声道,根据他们前期的调查,现在关内道境内愿意应考的读书人还不到三成,而且大多是些学识并不出众,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家伙,而现在还剩下的恐怕就更少了,“二位主持恩科的时候,切记不可以大魏会试的要求来对待这些考生,但凡文字还算通顺,略通政事的就录了吧。”
按照前期的计划,这一次的恩科将由袁章亲自担任主考官,陈静庵和宇文宜生担任副考官辅助与他,其中批改卷子的工作由他们俩统率。
“我等自当竭尽全力为大元发掘人才。”二人同时应道,接着宇文宜生又说道,“国师大人眼下还有一个问题急需解决,从眼下看来此次应考的多为关内道的读书人,而漠北各部之中几乎无人应考,等到放榜之时恐怕大萨满又会借题发作。”
“这的确是个问题。”袁章默默点头,漠北草原上根本就没多少人读书识字,纵使有那么一两个人也是各部落首领的子弟,早就凭借身份和学识身居高位,又怎么会和那些落魄文人一起参加考试了?
袁章到达漠北之后虽然也抽出大量时间来教导幼童,但是他在漠北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播下的种子还不到收割的时候,他似乎已经可以看到在恩科结束之后,阿鲁布和各部落首领看着那些中原读书人时的不满神色。
普速完、薛阇干等人愿意为阿鲁布出生入死为得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能够身居高位,而现在打下了关内道,却依旧任命中原人为各州县的长官,那他们怎么办?大魏的文臣不甘心军权旁落,这些人同样也不愿意看到文官全部被中原人占据。
“我会请求大可汗,让如今已经得了官职的漠北子弟同样参加这次的恩科,只要应考的尽数录取,官升一级,若有答卷还算过得去的即委以重任。”袁章只好出此下策。
“若是如此,则关内道的读书人愈加难以归心。”宇文宜生尽管知道袁章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就最重要的是公平,而国师此举却是大大违背了公平二字,若是这些读书人看到学识远不如自己之人却名列自己之上,会是何种想法?”
或许猜到了袁章要说什么,宇文宜生不等他开口就接着说道,“将关内道读书人和漠北子弟分开两榜录取同样不可行,此举只会让那些读书人认为我朝依旧没有将他们真正当做自己的子民。”
能说的话都被宇文宜生说完了,袁章也无话可说,只得疲倦的摆摆手,“今日天色已晚,诸位还是回去吧,回去后好好想想此事该如何应对,若有什么想法可随时来此处找我。”
陈静庵、宇文宜生等人躬身退下,袁章独自一人留在大厅之中,看着窗外的月色久久不语,那些各部落的首领或许还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之中,可是他却知道北国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