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屠夫凶猛>第二百三十八章 海蒂是个意外
ian晚了。

20世纪头30年中国以银圆为本币(1根金条为10两,1两黄金相当于大约100银圆,1银圆大约等于0.7两白银)。从1912年到1936年24年间,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算大。

在这24年之间,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银圆,而不是后来的纸币。

所以,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银圆时代”。

1911-1920年间,上海的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圆,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30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2分-1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8斤猪肉;这时“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5-50元;折合2007年的人民币60—70元。

1920-1926年间,在上海的大米价格为每市石(160市斤)9.5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钱;1银圆可以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4分-1角5分钱,1银圆可以买7斤猪肉;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0元;折合今2007年的人民币48—55元。

1927-1936年间,在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160市斤)10.2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6分多钱;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2角-2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4-5斤猪肉;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30元;折合2007年的人民币36—40元。

20年代30年代在北京,一块银圆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钱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钱可以买2-3张入场券。

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钱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优惠价5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当然,各种物价涨落并不是同步的。

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的收入要比其他地区高,银元购买力比较低,但在内陆落后地区3-4块银元能够买一垧地,相当于3亩。

这也折射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越偏远越穷。

如果以1955—1956年间新人民币为“基准人民币”,人民币也是一个银元,当时就是根据银元的购买力确定人民币一元的价值的,而且由于纸币容易携带,所以在落后地区民间纸币兑换一个银元还不是非常愿意。

自人民币诞生,一直到八十年代之前,币值一直很稳定,除了个别年份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币值的稳定,代表着一种责任,也表示没有盘剥百姓的财富。

比如,从50年到80年,一个人一生想要积攒一千元,简直就是富翁。

但是,之后的变化恐怕就不好说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发生巨变,物价一直在上升,币值也越来越不值钱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贬值。几年后,可能你会一个月的薪金就是一千元,相当于前期积攒的所有积蓄。

可以想象,你花费一生的时间,积累的财富只相当于一个月的薪水,那么,原来的富有哪里去了呢?

所以,当统治者手里没有钱的时候,就会想到他的百姓手中的财富。但是,怎样才能把这些财富转移到统治者的手中呢?

无疑,制造币值的剧烈波动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具体手段无非是发票子,钞票发多了就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百姓手中的钱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再比如,后世的美元总是一会儿升值,一会儿的大幅度贬值,波动剧烈,这也是一种洗劫,不过,美元除了洗劫美国人,他还要洗劫全世界的人,因为美元是世界流通货币。(【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八章 海蒂是个意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