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寒门巨擘>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个名将的对话(一)

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情形如何,李卫国通过后世的历史书自然知晓个大概,不过也是无能无力,这些事儿目前还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当下他关心的,主要还是会试的成绩问题。

“卫国兄,此次会试如何,可有希望能再次高中榜首?”

说话的是山东莱阳人张梦鲤,这人店歇脚的时候在公车上相遇,自李卫国吟出那首后世梁启超的《读陆放翁》之后这也不由对李卫国竖起大拇指,自此见了面也是颇为恭敬的。

“不敢奢求榜首,只求孙山之前。”李狗剩淡淡道。

会试的考题明显比先前的考试都要难得多,批卷的先生们也要求起码是贡士以上的水平,如今考试结果还未出来,李卫国自然是不敢大包大揽,只能如此谦虚道,也是老套路了。

“卫国兄当真谦虚了。”

张梦鲤还未说话,谢明瑞这就说道:“卫国兄是去年山东的解元,相信来这京师也是有意跟天下学子比上一比,哪里会只求孙山之前?”

“是啊,难不成又是老套路?贴出试卷这再得个榜首?”

当初一向敌视李卫国的那孙姓学子说道。

“卫国兄此次在策论一道中可是又有惊人的见解?何不说来听听?”谢明瑞有些尴尬,生怕这个孙姓学子这又发飙,赶忙岔开道。

“无甚,中规中矩而已。”

“既然卫国兄不愿说,那就罢了,届时放榜见真招吧!”

李卫国似乎有意留上一手,谢明瑞也不强求,这就拱拱手告辞。

……

要说这科举考试,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眼下这会试。

全中国的举人们这都同聚一堂,云集到京师,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颇为残酷,输了,只能再等三年,重来京师。

会试不同于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考,只是重新排名,而不往下刷人,换句话说只要你能见了当朝天子,起码也有个同进士出身的身份到手,不过会试则不同,若是输了,那便是名落孙山!

学子们十年寒窗,无数个****夜夜忍受着天寒地冻、蚊虫叮咬的痛苦翻拉书本,为的就是能有朝一日榜上有名,再说了,人生又有几个三年可以拿来让你虚度?

由此巨大的压力之后便是恣意的放纵,许多学子这也出来青楼找乐子、会朋友,玩的一塌糊涂,大家都是举人,家道都算小康,谁也不缺这么点银子,还怕玩不起?

不过此时的李卫国没有心思去风花雪月,他正通过邸报和民间的口口相传来密切关注着大明的动静。

历史老人还在按照原先的轨迹慢慢行驶着,并未因为李卫国这个异类的到来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的倭寇依然搅得大明人心惶惶,不得安生。

四桥战役仍然以明军的失败告终,倭寇在南方日益猖獗。

而此时的北边,同样也不安生。

俺答汗会在今年六月进犯宣府,明军不得挡,十月又进犯大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朝中更是乌烟瘴气,此时的严嵩得势,到处安插党羽,搞得整个朝堂人心惶惶,乌烟瘴气,总之此时的大明,颇有那么点风雨飘摇的意思。

唉……

来大明这么久,李卫国也不再似当初那般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代里有了许多李卫国在乎的人,爹娘、先生、朋友……总之此时的李卫国慢慢也有些爱上了大明,他希望大明能像奏折里说的那样风调雨顺,歌舞升平才好。

身为一个重生者,李卫国也有自己的悲哀,有些事你明知道不可为,但你又那么渺小,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

明代会试放榜一般在三月,三月正是杏花开放的时节,由此这会试放榜,也称作杏榜。

不同于乡试,一般学子们进京赶考之后都会等待杏榜放榜之后这才决定是否离去,虽说一样会有报子进家门报喜,不过万一要是考过了,你还能再来一次京师?舟车劳顿的就不嫌麻烦?

反正还要在京师待一个月,李卫国此时也是放开了,时不时的也随着罗圭和其他学子们四处走走看看,一来散心,二来也为长长见识。

京师的繁华不是别的地方能比的,自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北京城有了支撑百万人口活下去的硬件条件,由此此时的北京城里,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

“戚将军,你自调来这浙江抗倭,也有一年多了吧?”

胡宗宪问道戚继光。

那日胡宗宪喊下人唤几个抗倭能将来见,说有秘法相赠,不过一众将领们都驻扎在各地,自然不可能同时到达,由此这胡宗宪也是不厌其烦,一个一个接见,今天接见的,正是担任浙江都司佥事加参将的戚继光。

戚继光此人少有大志,打仗也是行家里手,胡宗宪自然是看在眼里,当初喊人的时候第一个喊得就是戚继光的名字。

“是,回胡大人,末将是嘉靖三十四年来的浙江,此时已是一年有余。”戚继光恭敬回道。

“嗯。”胡宗宪问道:“那抗倭一事,你可有何心得,或是教训?”

“有。”

武将不喜欢扭扭捏捏,戚继光也不是粉—饰太平的主儿,上官发问,这就直来直去的说道,做人嘛,就图个痛快。

“奥?”胡宗宪对这戚继光的直爽有些好奇,问道:“说来听听。”

“那倭寇彪悍,好好勇斗狠,大刀挥舞起来,战斗力颇为强悍。”戚继光一板一眼的分析道:“不过在末将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个名将的对话(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