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中日第一战>第七十八节圣上不允

但是万一找不到交换的俘虏,那么我们也只好做好牺牲我们士兵和百姓的准备,这个就是战争。——张孝杰

信送到了源直心的手上,直心看完后,感触很深,放下了信件,对赵振威道:“你回去告诉刘将军,我会在皇帝陛下面前尽力促成此事。”

“是,源大人。”

皇帝李治上朝了,大臣奏议完毕后,李治道:“最近朕听说各地的臣僚提出了一些治国理政的好建议,各部官员们尽管讲出来,好的要采纳实施的。”

“吾皇万岁。”百官道。

“陛下,臣有本奏,最近西突厥人越来越猖獗,我方士兵伤亡增多,无辜百姓也多受牵连,必须尽快采取防备行动。”直心道。

宰相高季辅问:“源尚书的意思是要加强军备吗?”

“这是必要的。”

“你昨天不是还反对兵部尚书提出来的增兵五万的建议吗?”老高一向和直心不对路,有上眼药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为了保卫大唐而养兵我又怎么会反对呢,当时我只是质疑他没有一份具体的实施方案罢了。”

“那么,你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吗?”皇帝李治问。

“陛下,臣请求与西突厥多建立一个友善的关系,我们必须接纳他们如同接纳其他番邦兄弟一般。”直心道。

中书令褚遂良接言:“微臣也正是这个意思,仔细了解他们,并找到方法安抚他们。”

“那你们是要朕和那些一直不臣服我天朝大唐的突厥蛮夷握手言和吗?”李治很是质疑道。

“陛下,兵略上的上策并不是派遣士兵进行战争,而是软化敌人的战斗意识。”直心劝说道。

“真是荒谬,那么西突厥蛮夷可是一直不承认我们皇帝陛下的天可汗地位的,我们怎么可能接纳他们?”高季辅不屑地道。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对他们用兵,双方的仇怨只会越来越深,而最痛苦的都是百姓受害,宰相不清楚吗?”直心据理力争。

“哼,西突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了。”

“他们曾经也是一个强大的游牧国家,陛下,分裂的突厥或许比较弱小,但是如果有一天东、西突厥再合二为一,那他们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必须投入精力来建立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请陛下明察。”直心仍然苦口婆心地道。

“不行,陛下,源尚书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而且与敌国的外交只有在对方朝贡的前提下才可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是我大唐一贯对待敌人的国策。”

“宰相大人,请您三思。”

“如果有奖赏,应该赏赐给士兵,鼓舞士兵的士气,这样子北方边境才会稳固,小小西突厥也搞不起什么风浪。”老高继续道。

“朕也同意,就算突厥怎么强,他们也是一群游牧的蛮夷,永远不可能入主华夏,朕不觉得有必要过分担忧。”

边境上,入冬了,一群唐军在烤火,突然见到韦洪等人走了过来。

唐军王映赶忙问韦洪:“韦副将,找到交换的俘虏了吗?”

“要有耐心,我相信很快会有好消息。”一边的兵曹庄宇道。

“还没有消息啊,但是和突厥人约定的日期快要到了啊。”校尉张正聪道。

“我早说过了,刘将军不清楚这里的情形,我还没见过那个人被抓走了,还能活着回来的。我不是泼冷水,只是说出事实啊。”士兵江坤道。

“我同意老江说的话,你别介意,韦娟对大家都好,我们只是觉得沮丧和担心。”士兵孔令安慰马东道。

马东着急地说:“韦副将,我们得做点什么啊,不然我们会失去韦娟的,只要您下令,我们就……”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要有耐心,我相信刘将军和我们一样着急,他不停地奔波在安西都护府和各都护府之间,而且还写信到长安,至少等信使从长安回来,再做打算吧。”小庄劝道。

小韦摇了摇头,闷闷不乐地走了。

赵振威把直心的回信带了回来。仁轨看完后,问:“这真的是源尚书的回信吗?”

“是的,将军大人。”

“朝廷拒绝议和,要是我们继续进攻突厥人,只会导致他们更加强烈的反抗,他们难道不明白吗?我知道这里是边塞,但是仍然是陛下的子民啊。他怎么能这么冷漠呢?”仁轨愤愤地道。

仁轨走出了营帐,见外面小韦带领了数百士兵集中在外面。

韦洪说:“我们都听到了,我们尝试了刘将军的方式,但是根本行不通,现在我们要用我们的方式,就算是死,也要拼一拼。”

“别冲动。”

“我一定要试一试,不能什么都不做就放弃我的妹妹。”

“说得对,请别阻止我们。”马东道。

“都别冲动,我现在去一下安西都护府大营。”仁轨劝阻道。

“将军大人,我们这是和敌人打仗,打仗不能光靠动嘴皮子。”小韦焦急地道。

“我说了,先等等,有不服从命令者,斩,听明白了吗?”

说完,仁轨就带着亲兵找屯卫大将军张孝杰去了。

“什么意思,你要我向敌人求饶吗?”张孝杰拍案而起对仁轨道。

“我们离约定的日期都不足一周了,而当初我们承诺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到。”

“说话注意点,我当初可没有承诺什么,都是你自己所承诺的。”老张自然推得一干二净。

“张大将军,请您给陛下上奏这里的情况吧,陛下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节圣上不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