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时空稽查者>第二十七章 风雨欲来

正当高原等人还在商议该如何实现强军梦的时候,也有一批人正在为接下来的风雨欲来之势忧心忡忡。

南阳城,太守府内。

月上枝头,现在已经是亥时了。对于缺少照明工具的普通人来说,这个点早就已经躺在床上与周公相会了,安逸而平和。而作为比二千石的高官,南阳太守王懿此刻的心情却是五味杂陈。

自从自己治下的舂陵爆发起义开始,他就每天一封奏章快马加鞭地送往长安。可是现在快一个月过去了,所有的奏章都仿佛泥牛入海般悄无声息,完全没有一丝回应。

“唉!奸臣当道,佞臣误国啊!”

他愤恨地将手中的竹简往地下一扔,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

身边的亲信听到自家太守说的话,眼睛滴溜溜一转便明白他说的应该是当朝的太师王邑。同是出自帝室王家,但王懿却因为执政理念的关系与王邑不合,他素来瞧不起王邑尸位素餐,以太师之尊还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可因为自己只是出生于王家旁支,所以处处都是被王邑压了一头。

自己的奏章没有回应想必也应该是他从中作梗,偷偷截留了下来。否则,以陛下的圣明又怎么会对自己的奏章置之不理呢?

亲信也是善于察言观色之人,他看到王懿此刻愤恨不平的样子,连忙站出来朝着王懿弯腰一拜,劝慰道:“使君何故如此?莫要因为那几个乱臣贼子而气坏了身子。”

“哼!此等奸佞小人,吾等恨不能为天下苍生手刃之!”他一挥长袖,仍是一脸怒容地说到。

亲信也是见惯了自家使君这般发火的样子,自从外面民乱愈演愈烈以来,就再也没有一天的安生日子了。太守天天怒容冲天的,他作为近侍亲信日子也不好过。

他连忙弯腰把王懿刚才扔掉的竹简给拾了起来,再恭敬地递上去。在捡起这份竹简的时候,他偷偷瞄了几眼,上面写着“舂陵”、“贼人”等字眼,顿时明白这又是一份关于舂陵军动向的奏章。

王懿在席上负手而立,缓缓开口道:“贼人半月前攻破的舂陵县城,这半个月以来一直厉兵秣马却没有下一步的动向。直到不久前我接到宛城令的文书才知道贼人已经悄悄驻扎在了宛城周边!对其虎视眈眈!”

“这….不会吧?宛城城高墙厚,军力充足,又岂是舂陵那种丈许小城能够相比的?就凭他们那不到三千的乌合之众也想打宛城的主意?”亲信一脸难以置信地说到。

“呵,人心不足蛇吞象。这群反贼扯了二尺布就想要开染坊。我倒要看看他们拿什么来打宛城!”

王懿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不过依我看,那贼人倒是善于蛊惑人心,南阳周边的流民都被他们网罗裹挟,我看应当趁现在贼人羽翼未满之时全力剿之,迟则恐生变故。”

“使君高见!”亲信在一旁连忙应和道。

王懿说完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皱了皱眉,道:“只是今年的赋税本来就没有收足,现在又要开启战端,这……”

南阳本来是丰沃富饶之地,每年的赋税也有将近十万贯。可是最近几年连遇天灾,陛下又多好祭祀,所耗钱粮连年激增,以致近年来都没有多少赋税收入,今年更是不足万贯,就连朝廷定下的指标都无法达到,哪有闲钱来让大军开拨?

一旁的亲信知道王懿是在为军饷的问题发愁,他对于这个问题早已有了对策,于是胸有成竹地说道:“使君大人不必如此焦虑,剿灭反贼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城中的豪门大户对此事想必也是应该多加支持才是。”

“你是说…..”王懿眼神一凝,顿时明白了他说的话的意思。

南阳、宛城均为大城,特别是宛城,城内富商云集,房产店铺甚多。若是舂陵军打了过来,攻破了城池,这些人可就血本无归了。所以只要威逼利诱一番,这些人肯定乖乖地将钱粮双手奉上。

想到这里,王懿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他连声赞叹道:“好!好!合该如此!只要有了钱粮,舂陵贼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他说完继续吩咐道:“你去草拟个名册,将本城所有豪门富户都请过来,就说明日本太守将在府内举办赏花宴,务必让每家都有人来赴宴!”

“使君放心,您屈尊设宴想必他们也没有什么胆量敢拒绝。”说着,就要转身离去。

“慢着!”王懿沉吟片刻后,继续吩咐道:“你先去派人告诉严将军一声,就说我意欲起兵讨贼,让他早做准备。”

“诺!”

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之上,宛若渡上了一层银。一阵微风吹过,室内的灯光忽明忽暗,整个房间也瞬间沉寂了下来。

“唉….”一声长长的叹息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无奈。

“大厦将倾,自己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他默默地收起摆放在桌案上的竹简,暗暗心想。

宛城外,舂陵军大营内。

最中间的一座高大的军帐内仍然亮着灯火,里面人影走动,不时传来些窃窃私语声。

在军帐内交谈的正是刘縯、刘秀兄弟俩,他们在白天的酒席上刻意没有多喝,就是为了此刻能在军帐内说些隐秘之事。

刘縯抚摸着自己胡子拉碴的下巴,缓缓说道:“这么说来,博雅兄的那两个家仆也不是一般人了?”

刘秀回答道:“我当日醒过来之后路上还遇到了官兵堵截,混战之中那个高个的家仆用手臂帮我挡了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风雨欲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