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带张彩照回明末>第一百五十六章 杨嗣昌奉诏出仕
也。……以故臣言必安内方可攘外,必足食然后足兵,必保民斯能荡寇,此实今日证治之切,根本之图。非敢缓言攘外也,求攘外之至急,不得不先安内耳…………”

上述话的意思,归纳起来就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先灭贼寇,再抗满清。主张军事重点应放在镇压农民起义方面。这一“攘外必先安内”主张,实际上是对明廷既往的“重外轻内”的军事战略作了重大改变。

他的看法正好和崇祯的想法一致,崇祯看了大喜,便在早朝时让众臣传看了这道奏折

大家看完后,纷纷点头称是。见众臣首肯,崇祯心里大喜,又看了一眼杨嗣昌,见他沉稳的站着,脸上并没有得意之色,更感觉用对人了。

“杨爱卿,你这奏疏,具体该当如何实施?”崇祯脸带微笑温言问道。

杨嗣昌道:“臣已谋划了一方略,只要依之而行,最多三个月,贼寇必破!”

听说只要三个月就可以消灭闹腾了九年的流寇,众大臣嘴角不由得出现了一丝嘲讽的冷笑,大家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办法可以三个月就把闹腾了九年的流寇灭了,当初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可结果如何。现在杨嗣昌说三个月灭寇,他不过是糊弄皇帝而已。

崇祯却是没想这些,反而一脸渴盼之色的问道:“不知是什么方略?还请爱卿为联和众爱卿细说。”

“四正六隅,也叫十面张网战略。”杨嗣昌道。

崇祯听不懂,便疑惑的说道:“爱卿,这个四正六隅是什么意思?”

杨嗣昌道:“陛下,还请拿大明舆图来,臣好为您细说。”

“大伴,快拿大明舆图来。”崇祯急忙吩咐王承恩。

拿来地图挂好,大家走到地图面前,杨嗣昌用手指着地图,道:“陛下,以往剿匪不力,皆因朝廷没有统一的围剿方略,各省各自为战,东边打,贼人往西边跑,南边打,流寇北边跑,流寇就这样东走西串,根本就没法根治。因此唯有把围剿流寇的官军统一调度指挥,才能有效对付贼人。”

看着地图,想着杨嗣昌的话,越想越有道理,崇祯心里暗自道:“还是杨嗣昌有能力,有魄力比那个草包张凤翼强多了。”

“那要如何统一调度呢?”崇祯和颜悦色的问道。

指着地图,杨嗣昌道:“臣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这四处流寇活动的地区为“四正”,责成这四处地方的巡抚负责防御和堵截,阻断流寇的流串,分剿而专防,是为四正;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这六个省份分防而协剿,是为六隅;两者合之则为十面的天罗地网。必要时,这六个省也参加协剿。另以陕西三边总督统率西北边兵,同中原地区的五省军务总理直辖的机动兵力为主力,随之所向,专任剿杀。如此一来,贼人被追着打,却又逃不出去,自然只有被消灭一途。”

这一军事方略目的就是限制农民军活动范围,分工协作,攻防兼备,非常严密而有效,充分显示了杨嗣昌的军事才能。这其实也是洪承畴、卢象升提出的“分区负责,重点进攻”之军事思想的发扬与光大。并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只是纸上谈兵,而且在付诸实施后,李自成、张献忠等接连失败,农民起义一度转入低潮,便是最好的证明。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杨嗣昌奉诏出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