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投手的河西彻也的确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二局上半李元让第一次打击,勉强打出三垒手身后的落地安打上到一垒。
可是第五棒的田古马上就打出了双杀。接下来的队友不用说,也没能取得出垒。
另一方面。京西高的后段棒次就好像er中的汽车和油桶一样是一道道送分题。与前四棒的实力不可相提并论。
这让矢部明男可以在对付前面难产的对手时敢于消耗球数和体力。
比赛持续进行,两位投手虽然都偶尔放上几名打者上垒。但分数上一直都是零比零。
七局上半一出局后,和平学园的第二棒正冈终于粘出一个四坏保送。
矢部明男进入打击区。这时八木监督打出了触击的暗号。
八木监督的这种部署体现了他对李元让的信任。
即便牺牲打后场上局面会变成两出局。八木监督也觉得李元让有能力用安打把队友送回本垒。
矢部按照监督的指示执行。第一球便触击成功。
就这样,李元让这场比赛中第一次在得点圈有人的情况下上场打击。
“靠你了!”
八木监督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冲着打击区喊了这么一句。
李元让第一次见八木监督说出这样的话。
虽然多少有些压力,但心里更多的是高兴。
这意味着监督对自己打击实力的完全认同。
“这次非得拿下分数不可。”
李元让心里这么想着,迎来了对手投出的第一球。
这是一颗快速直球。
河西的直球球速能达到一百四十五公里以上。
而以李元让的人肉测速感知,这一球恐怕比一百四十五公里还要快。
只不过棒球过于贴近内角。没进入好球区之内。
看台上手持测速抢的球队教练新垣和沙低头看了一眼。
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是一百四十七公里。
这是这场比赛中河西投出的最快一球。
第二球,依旧是直球。依旧是内角。
这一球比上一球更接近好球区大概半个球的宽度。
但是李元让知道,这绝对不是好球。
棒球钻入捕手手套,发出响亮的“嘭”的声响。
这是一颗与前一球速度不相上下的直球。
李元让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对方捕手。
南大介轻轻摇了摇头,把球丢还给投手丘上的河西。
“投的好!”
同样都是捕手,李元让听得出南大介不是在安慰自己的搭档,而是诚心实意的夸奖投手。
前面的两球显然都是捕手做出的配球指示。而投手准确的把球投进了手套摆放的位置。
同样是捕手的李元让知道对方配球的意图。
如果对手真的分析过和平学园所有公开资料,一定能发现李元让相对的不太擅长打内角球。
尽管如此李元让对内角球的挥棒还是非常积极的。
去年秋天的练习比赛中,他因为盲目追打内角球吃到过好几次三振。
所以把球配在内角,是对方捕手希望进攻李元让的弱点。
第一球是作为铺垫,当然能让打者挥棒就更好。
真正拿来欺骗打者的是第二球。
在同一个高度同样是内角的位置连续配上两球。然后依靠两球水平位置的差异来让打者做出误判是这一配球策略的基本。
如果打者对第二球勉强挥棒,这过分靠近自己身体的一球必然会压迫打者打击时的空间。球棒击球的位置恐怕会接近球棒根部。那么形成凡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只是对方的捕手南大介并不知道。李元让去年秋天以来对内角球的打击数据完全是有意制造的虚假情报。甚至在今年的春大会上为了迷惑将来的对手,李元让还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假意追打内角球拿过几次出局。
更何况这种简单的配球的技巧也对李元让的选球眼毫无意义。
而且如果换做同样作为捕手的李元让来配球,他绝对不会选择如此浪费投手球数的配球策略。
比赛进行到第七局,投手河西的投球数早已超过一百球。
作为只有一个ace的都立学校。京西高并没有第二位河西这种级别的投手。
前两球的配球策略无效。南大介第三球改变了策略。
从外角逃开的滑球。
这也差不多是高校级捕手最常拿来欺骗打者的手段。有一段时间内也是李元让偏好的策略。
河西的滑球相当有迷惑性。
虽然变化幅度不大,但转弯的时机更接近本垒板。
前面的比赛过程中,捕手似乎有意的减少滑球的配球比例。
目的大概是打算在关键的时候来解决关键的打者。
李元让就是这个关键的打者。只不过这一招依然对他不起作用。
棒球飞进捕手手套。球数变成了三坏球。
“这球投的不错啊。”
李元让是发自内心的称赞。
“可惜没塞进好球区。”
棒球的好球区其实并非是一个垂直的方框,而是一个底面与本垒板形状相同的立体空间。
像是滑球这样的变化球如果经过好球区,通过的方式并不总是自前向后完全穿越。经常是从正面进入侧面滑出。
所以捕手的手套摆在比本垒板更外角的位置,并不意味着捕手配了一颗坏球。
他有可能希望投手投出一个扫过好球区的变化球。
这种情况下如果投手投出的变化球没有通过本垒板上空就直接进入手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