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长乐夜未央>64、和亲?

元凤二年,春风方起,大汉热议的是天子何时从长安外的建章宫还徒未央宫。

——无论有多少流议蜚语,朝野士庶总是盼着太平安定的居多、

同一时间,北方的冰封稍融,匈奴人关心的却是如何应对汉朝的威胁。

——元凤元年的侵袭让匈奴损失甚重,更重要的是,瓯脱王被汉俘虏。

——那意味着汉朝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也就可以更加方便进攻匈奴腹地。

当时,匈奴便急忙往西北迁徙,也避汉军兵锋,随后,匈奴贵人才发人民屯瓯脱。

那是,已然入冬,双方都不宜用兵,那般应对也就勉强够了。可是,正旦一过,春风送暖,眼见就到夏、秋——那可都是汉朝最常出兵的季节。

匈奴不敢南下,但是,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任由汉军肆意妄为。

于是,元凤二年伊始,单于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同时在受降城北建桥,以通余吾,以方便匈奴军民及时北走。

——这些其实都是卫律原来建议。

这个投降匈奴,并掌握了匈奴实权的汉人,从来没有匈奴贵人那样的奢望——汉已不是高皇帝时的汉,匈奴更非冒顿单于时的匈奴了!

——“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汉兵至,无奈我何。”

匈奴已没有资格去考虑更多——如何安全地将国家延续下去才是他们最迫切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与汉和睦共处才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在此之前,匈奴人并不相信这个汉人的判断——穿井数百,伐材数千,一应准备都妥当的时候,匈奴却有人说胡人不能守城,构建这些,不过是“遗汉粮也”——卫律不得不终止自己的计划。

元凤二年,在卫律已死之后,匈奴人不得不再次考虑这个汉人曾经的计划——因为他们的想法已经被证实是行不通的了。

元凤元年,匈奴之所以会兴兵,也正是因为卫律过世,匈奴贵人意欲以军功凌迫之前卫律所立的单于。

——可是,结果却并未如他们所想的一样。

卫律在世时,常对匈奴人说和亲的益处,匈奴贵人也是不信的,如今,匈奴贵人中开始有人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了。

单于之弟左谷蠡王就是其中的一位。

虽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但是,左谷蠡王也担心他们先提出要求,汉反而不肯,那就大失颜面了,因此,他绝对不肯先对汉朝开口,最后,折中了一下,便让左右随从对汉朝的使者透露这个消息。

这个讯息自然被汉使迅速报回长安。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是,匈奴透露的这个讯息,汉朝是不可能等闲视之的。

因为事情并不确定,霍光也只是与几个心腹在禁中商议了一番。禁中语不能外泄,外间并没有传开这件事的消息,但是,禁中侍使诸人之间,这件事却是迅速传开。

一时之间,禁中气氛就颇为紧张了。

——匈奴屯兵或者王庭内斗,禁中诸人不过当作谈资,和亲却完全不同!

——汉匈和亲早有先例,虽然都是以公主的名义出塞,但是,汉朝真正遣公主也不过只有一次。

——孝景皇帝即位,赵王阴使人通于匈奴,后来,吴楚七国反,匈奴即欲与赵合谋入边,然而,汉军平乱迅速,没等匈奴出兵,已围破赵国,匈奴即中止入边的计划。随后,孝景皇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遣公主,皆如故约。

——孝景皇帝五年,汉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在汉匈和亲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除此之外,汉朝嫁的除了宗室女就是宫人!

——即便是宗室女,谁又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皇帝自己不肯嫁女儿,难道还能指责宗室不献亲生女儿?

因此,自从有了和亲之议,禁中宫人就是人心惶惶。

——今上年少,根本无亲子;再加上,他又是先帝少子,诸姊亦皆亡,汉室如今根本没有公主。

——宗室女倒是有不少,但是,和亲匈奴……谁又愿意?

——最重要的是,谁又不知道,大将军如今一心安抚宗室,哪有可能要宗室女去和亲?

——算下来,真要和亲,最大的可能就是从宫人挑选!

……

——谁会愿意背井离乡,独自前往敌国?

也许有人会,但是,很显然,现在的禁中……没有这样伟大的人!

——哪怕在汉,她们只是微贱奴婢,但是,这儿毕竟有家!

于是,掖庭署开始接到络绎不绝的告病上书。

如今,上书的数量已不是掖庭署可以直接处理的了。

这种情况下,张贺的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事实上,他能对皇后把事情解释清楚已经不错了!

——中宫这儿也有很多宫人侍使执役的。

一干宫人听到掖庭令向皇后奏言此事,没有一个人对张贺有好脸色的。

张贺只能苦笑。

兮君扫了一眼殿中的宫人,眼中显出几分不悦。

傅母、长御等人有心劝说,但是,看了看皇后神色,众人还是将那份心思先按捺了下来。

——皇后从来都是很有主见的。

殿中陡然寂静,让所有人都倍感压力。

又过了一会儿,兮君才慢慢地对张贺道:“宫人告病,掖庭对之无定制?”

——自然不可能没有制度。

张贺没有敢犹豫,立刻就答道:“按制,宫人告病,即移太


状态提示:64、和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