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姜汉风云>第十六章 同窗

童渊也不藏私,把山洞的机关排布和开关方法传授给了姜盛。然后童渊关闭了山洞,把周围收拾妥当后,这才与姜盛下了山。

姜盛见童渊哪里像是要死的人啊。可童渊如此庄重地举止让姜盛琢磨不透,难道古人真的能预知自己的死亡吗?又想到华佗那次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难道华佗懂占卜,知道我的来历了吗?童渊跟华佗是铁哥们,肯定是华佗告诉他的!

想到这里,姜盛不仅有些忧伤,自己与童渊虽然相识无多,但谈话却是推心置腹,童渊对自己所学毫不藏私,尽数交给了姜盛却不依师徒相称,只以知己相待,现在又把唯一一个视作亲生的养孙女托付给姜盛,颇有些交代后事的意思。

童渊能够平心看待生死,姜盛也不好安慰,只得随着童渊。史料上记载,赵云跟随童渊学艺一年后,童渊去世。从现在时间来看,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几个月内正是黄巾起义正盛的时期,这时候如果童渊去世,那自己就要照顾童琳了,征战沙场就有了牵挂,唉,我姜盛该如何应对啊。

“喂,爷爷带你去做什么了?”童琳见姜盛回来,连忙凑上前去问道。

“天机不可泄露!”姜盛笑道。

“哇,好漂亮的银枪!我看看!”童琳见姜盛手中麻布包着的银枪露出了一截,欢喜的不行,伸手就要去拿。姜盛手一松,童琳双手接住,可没想到这银枪分量很重,童琳失手掉在了地上。

姜盛微微皱眉,然后俯身捡了起来,童琳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双手揉搓着衣角,怯生生地站在了当场。

“不要紧的,琳琳,反正也没摔坏。不要这样嘛。”姜盛一手抚着童琳的肩膀说道。

“对不起啊,奴家唐突了。”童琳紧张地说道。

“哎呀,你看看你,我都说多少次了,不要再这样唯唯诺诺的,好好说话。”

“可是——”

“不要可是了,来,随我进屋。”姜盛用右臂搂住童琳的肩膀,走进了屋子。

姜盛关上了房门,把卷轴和银枪放在案几上,然后就脱外衣,这个长袍穿着还真不得劲。

“啊?夫君你要做什么?我们尚未婚配,不可做苟且之事!”童琳以为姜盛要行非礼之事,连忙说道。

“啊?哈哈,你想什么呢?我只是觉得在室内穿着长袍多有不便,所以要换短身衣服。”姜盛笑道。

“可,可你拴上房门做什么?”

“有些事还是不要让外人知道的好。来,坐这里。”姜盛双手把着童琳的肩膀让她坐在了床边,然后自己紧贴着童琳坐了下来。

童琳感受着姜盛的热量和男子气息,小脸早已通红,小胸脯快速地颤抖着,姜盛见她一副娇羞模样,怦然心动,忍不住要去吻童琳。

童琳想躲可又不愿躲,接受这个吻看起来也很难,正手足无措的时候,姜盛嘻嘻一笑,然后停住了,转身去拿包好的卷轴。

童琳不禁感到有些失落,瞥眼裹里面拿出一支卷轴递给童琳。

“这,这是什么?”童琳接过这支平白无奇的卷轴,问道。

“呃,我大病了一场,好像不认识字了。你能不能帮我读一读?”姜盛对东汉流行的隶书倒还识得不少,可根本就识不得几个篆体字,这童渊用的几乎全都是小篆,这可是愁坏了姜盛,可又不想丢面子,只好编个借口搪塞,让童琳帮忙。

“夫君原来识得篆文吗?”童琳翻了几页后随口问道。

“啊,啊?是啊。”姜盛被这一问有些愣了,什么意思?什么是篆文?

“我就知道夫君是个饱学之人,子龙却还不信。”童琳一脸的自豪。

“我识得篆文,怎么就会是饱学之人呢?”姜盛有些奇怪。

“篆文是前秦的官家文字,到了先汉时期就没多少人在用了,都改用隶书。到了光武皇帝这后汉朝,官家文字也改用隶书了。所以这世间没有多少人能看懂篆文。”童琳说道。

“那,那你能看懂吗?”姜盛问道。

“奴家倒是识得一些。”童琳颇有些自豪,终于有能姜盛赏识的才德了。

“你怎么识得?”

“是爷爷请人教我的啊,爷爷说现在的经史子集很多都是篆文,所以就带我去京城求学,司徒公王允爷爷把我引见给当朝侍郎蔡邕蔡伯伯,我就在京城随蔡伯伯进学二年,所以懂得篆文。”

“蔡邕?他女儿是不是叫蔡文姬?”姜盛满心欣喜地问道。

“蔡文姬?蔡伯伯倒是有个女儿,名字叫做琰儿,我和她算得上是同窗吧,我求学时她才五岁呢,现在也就是十一岁的样子。夫君如何得知蔡家妹妹的?难不成夫君与蔡家有何干系?”

“呃,只是听说,听说而已。”姜盛解释道。

“哦,蔡琰妹妹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世间多有美言,夫君听说倒也平常。”

“这里有没有笔墨?”姜盛问道。

“且请夫君移步,我的书房中备有笔墨。”童琳起身,姜盛连忙把其余四本书册带着,跟随童琳去了童琳的书房。

童琳的书房面积不大,却是上好的竹子搭成,壁上挂着几幅裱过的字画。姜盛还是第一次进童琳的屋子,忍不住四处观赏起来,上面的几幅字写的苍劲有力,倒像是隶书,旁边几幅则是小篆体。

“伯喈?伯喈是谁?”姜盛见这几幅字的签名是伯喈,就问童琳。

“伯喈是蔡伯伯的表字,这些字都是蔡伯伯相赠。窗边那一副是蔡琰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同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