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铁马山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退兵(下)

在陶谦等人看来,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并不怎么出色,想继承自己的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陶谦的这种判断也的确是相当明智的——————别看孙策去世之后,孙权从孙策的手里顺利的继承了江东的基业,那也是有一众孙家的老臣鼎立协助才能如此,作为孙策结拜兄弟的周瑜更是亲自领兵回去压阵,不然年幼的孙权就是能力再强,想要继承孙策打造出来的基业恐怕也有些困难。

除了孙家之外,其他的一些诸侯也有类似的情况,多是跟孙策一样白手起家,至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聚拢了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而陶谦就有些相反了,他的官职是朝廷册封的,所用的部属也多是敬畏他的这个地位,而不是他本人。再加上又没有什么人来跟陶谦争夺徐州牧的位置,才让他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的稳稳当当的。

陶谦在时还好,陶谦要是死了,那可就…

偏偏徐州本地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这时严绍跟刘备两个外来者也就进入了众人的目光。

这其中严绍过于强势,又是青州之主,要是拥有了徐州之后肯定也会多偏向于青州世家一些,对徐州的世家多有不利。至少当青州的世家跟徐州的世家产生冲突时,究竟会倾向于那边就很难说了。刘备就不然了,一个编草鞋的出身,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复杂的权利背景,想要在徐州坐稳这州牧的位置,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顾好世家的利益,尤其是陶谦生前留下的两个儿子…

刘备的一切都是从陶谦手里接过来的,哪怕是为了竖立一个好的形象,也要好好照顾陶谦遗留下来的两个儿子。换句话说无论是对于徐州的世家还是对于陶谦而言,刘备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至于刘备?

说心里话,刘备又何尝不希望能得到这徐州之地。

问题就这么接手,未免显得有些急不可待,对他的名声怕也有些影响,一时之间双方推诿不下,双方都想弄一个体面一些的场面出来。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官员从外面跑了进来有些激动的对众人大喊道。

“曹营有些异动,似乎是曹操要退兵了…”

要说这个消息来的确实是有那么一点不是时候,要是早一点来,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尴尬的一幕,要是晚一点来,事情也许也已经告一段落了。偏偏是在双方推诿不下的时候来的。

等到那个官员跑进来的时候,就见众人并没有如他所想的一样惊喜,反而都在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房间里的气氛更是显得无比的尴尬。

尤其是刘备跟陶谦两个人,这个时候陶谦要是收回了自己刚刚的话,传到外面去,外人恐怕就以为他是觉得曹操退兵了,用不着刘备了,于是就顺势收回自己的许诺,是言而无信之举。

而刘备呢?要是这个时候答应下来,就等于是早就觊觎徐州之地,如今徐州没有了隐患,也就顺势夺占徐州…

简而言之,无论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两边都不太好说话了…

更不用提四周为官的那些人啦,其他人都还好,就是张飞在那开始嘟囔着抱怨了。本来抱怨也还好说,偏偏张飞是一个大嗓门,他所谓的小声跟其他人用正常声音说话也没什么区别了,那点抱怨落在众人的耳朵里更让人觉得尴尬。

“这…”陶谦轻咳了一声,似乎想要说些什么,至少是想办法缓解一下气氛。可惜他能当上徐州牧这个职位并不是说他本人如何了得,纯粹是朝廷任命的,尴尬了好一阵子,也不知道究竟该说些什么。

好在陶谦自己不行,他身边的两个从事别驾还是很靠谱的,眼见老领导跟未来的领导陷入尴尬,也就是他们展现自身能力的时候了。

就见陈登首先站了出来,对着刘备开口道。“如使君必不肯从,距离此地不远有一小城,名曰小沛,乃是昔年高祖皇帝发家之地,当今朝廷絮乱,汉室衰微,使君乃是帝室之后,何不屯据于此,一可保徐州安危,二嘛,岂不是比回幽州去看人脸色要强出许多?”

听到小沛,刘备神色一动。

要说是其他的地方或许刘备还真不怎么在意,别看现在刘备寄人篱下,好歹也是做过平原国相的人,也是见过世面的,算得上是诸侯中的一个,寻常的小城在他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是小沛这个地方对于刘备这些汉室后裔而言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可是当年刘邦的发家之地,最初的刘邦就是在小沛做的亭长,并且后来领了自己的一帮弟兄开创了如今的刘氏江山。要是他能到小沛去,尽管小沛并不是什么大的城池,对于刘备这样的汉室后裔而言也还是有着很大的象征意义。

想到这里,刘备的心底也有些认可起来,只是…

先前还说着要回幽州去,现在就这么答应下来,未免会给人留下善辩的形象来…

不着痕迹的瞄了陈登一眼,陶谦连忙点头道。“对对对,今小沛无主,使君何不屯驻于此,也可保徐州安危,岂不比回公孙瓒帐下看人眉眼强的多?”

应该说这个提议还是很符合双方利益的,也能解决眼下的尴尬。

陶谦没有送出自己的徐州,也就意味着他可以继续在徐州待一段时间,将来就是真的有什么事情了,刘备就在旁边,也可以先一步进行安置。

至于刘备吗,虽说没有捞到徐州,也得到了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何况小沛说是一座小城,好歹那也是当年刘邦发家之地,寻常小城可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三章 退兵(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