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前面说的,贾诩有着属于自己的顾虑。
无论现在贾诩究竟做了多少贡献,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李傕跟郭汜两个逆贼之所以能攻入长安,甚至逼得先前的司徒王允从城门上跳下去,完全是因为贾诩在后面出谋划策的缘故。
现在天子跟群臣还用的到贾诩,对这件事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等到天子到了洛阳,再也不需要贾诩的时候呢?
刚开始或许还好,或许天子还能记住贾诩在他东移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点功劳会被渐渐磨灭。取而代之的,每日都能碰到贾诩却会让天子想起之前的遭遇,迁怒也将随之而来,更何况在这件事上贾诩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来着。
所以
与其将来被天子找一个由头给砍了,到不如不跟着走。贾诩在西凉军中的地位很特殊,在李傕跟郭汜等人之间都吃的开,无论是跑到哪家去都没问题,也就不像天子或是杨彪他们一样急于离开长安了
“陛下,无论如何,臣都已经尽力了”最后对着刘协他们离去的方向一礼,贾诩默默的在心底道。
在静静的站了一会之后,最终贾诩选择了转身离去。
——————分割线——————
自从李傕等人攻占了长安以后,长安就变得几乎如地狱一般,甚至还不如董卓在的时候。道理也很简单,董卓在的时候,虽说对天子跟大臣们的压迫很大,可是好歹他清楚长安算是自己的地盘,何况还有李儒在旁边规劝,对长安还是有些治理的。
可是李傕他们就不同了,不说他们是否有跟董卓一样的智慧,要知道董卓在长安的时候可是说一不二,而他们呢?却是四分五裂,彼此为了争夺长安的控制权几乎到了快要大打出手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心思去管理长安城?
虽说因为没有董卓那样的权势,他们不可能跟董卓一样肆意的去欺压天子及群臣。可是另一方面,对麾下兵马的放任,也让长安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天子他们还好,那些百姓却是遭殃了。
没有多少时间,长安城已经是人人菜色。除了天子及少数的大臣之外,就来群臣也是饱一顿饥一顿的,何况是百姓了?
要不是就算是离开了长安,也没有什么去处,只怕城中的百姓早就都跑光了。不过如今连天子都跑路了,他们哪里还按耐的住?一个个也纷纷从自己的住处里拖家带口的跑了出来。
只是这个时候这些百姓却没有想到,在天子跟大臣们的眼底,他们已经成了用来断后的炮灰了
圣贤书上曾经说过许多爱民的道理,要求大臣们应该爱民如子。必要的时候甚至是哪怕牺牲了自己,也要确保百姓的安全。
平时的时候,这些大臣们也喜欢用这样的话来告诫自己,甚至是告诫自己的门生后辈们。可是现在,当事情真的涉及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时,这些平日里满嘴道德文章的大臣们却将圣贤的教诲抛之脑后
说到底,这种事说说也就算了,哪里还有当真的?
何况现在他们还有一个很是不错的借口,为了天子的安全
只要是为了天子的安全,即便是付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至于他们这些大臣们的安全?那不过是顺带的罢了
有了这样的借口,那些大臣们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真的是心安理得啊
高山上,望着下方的一大排长龙,杨奉抿了抿嘴唇。
作为这次护送刘协到洛阳的主要将领,这样的事情当然不可能会不知会杨奉一声。对大臣们的决定他到时没什么意见,在西凉军中这么多年,他的一些思考方式早就同西凉军没什么区别了。只要是能够确保最后的目的顺利达成,即便是死再多的百姓也没什么关系。
真正的问题在于,用这些百姓断后真的有用吗?
就在这时,杨奉的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就见一个身材魁梧,穿着一件精铁铸成的铠甲的男子走了过来,对着杨奉抱拳道。
“将军,一切都安排的差不多了,现在最后一批百姓也已经从城中出来,剩下的都是些零星的而已,我们是否也该行动了?”
此人目光炯炯有神,到是不像个一般人。
杨奉对此人似乎也很信任的样子,闻言点了点头,但是随后又有些犹豫的道。“公明,你说我现在这么做,是否是做错了”
讲道理,杨奉之所以会背叛李傕跟郭汜,一半的原因是怒火,另一半则是贾诩的劝导。
在董卓死了以后,其实西凉军也曾经有过能够统一的机会,这个机会就出现在李傕的身上。董卓死后李傕掌管着西凉军最强大的势力,即便是其他几个将领全加在一块,也不过勉强能够同李傕抗衡而已。
这个时期的李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也是最有希望统一西凉军的一个时期。
可惜的是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是李傕麾下的杨奉背叛了他
杨奉的出身其实并不是很好,最初的时候乃是黄巾中的一员,中平五年二月,黄巾起义军余部郭太在白波谷起兵反抗东汉朝廷,史称白波军,杨奉就是其中的一员。
后来杨奉从白波军中退出,追随李傕,才成了西凉军的一员。
杨奉开始追随李傕后,第一次碰到事情就是董卓被王允设计诛杀,李傕夺占长安。最初的时候西凉军各路军阀还是比较齐心合力的,因为那个时候心要是不齐,等待他们的也就只有死路而已,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