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红星照我去战斗>第一六七章 编写教材

张城思考了一会儿,便对何文昌说道:“原材料的问题我来解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把工厂开动起来,尤其是技术工人,一个都不能流失。”

何文昌点头答应下来,在得到张城负责解决原材料问题的保证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送走了何昌,张城率领高原及十几个技术骨干视察了位于榆林城东的兵工厂。

榆林兵工厂,前身是个炮厂,尽管很简陋,但工厂里面发电机、机床设备一应俱全,令得前来视察的众人均颇为满意。

只要有发动机和机床设备,至少复装子弹、炮弹及枪械维修都可以先做起来了,再解决掉原材料的问题,甚至可以生产出地雷、手榴弹、飞雷炮、炸药包之类的实用性武器。

如果再打通苏联国际线,引进一些机械设备,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迫击炮甚至野战炮也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只不过,目前原材料、技术人才、配套的钢铁厂统统都没有,再想到将来还要购买大批机械设备,张城深感当前要把这个兵工厂发展起来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张城心中已经打好了主意,只要日本鬼子攻占了阎老西的太原城,张城就带领部队釜底抽薪,将太原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工人都抢夺过来,只要完成这个计划,榆林兵工厂必然可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然而现在才到1935年,谋划阎老西的兵工厂还为时尚早,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先发展榆林的兵工厂吧。资金和基础设备都已经有了,目前唯一缺乏的就是原材料了。

张城回到司令部,从抽屉里找到李金峰的联系地址,便找来一名侦察员,将联系地址以及自己写的一封亲笔信交给他,命他前往川省泸州寻找李金峰,亲手把信件交给李金峰。

现在张城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渠道可以弄到原材料,只能把希望暂时寄托在李金峰身上了。

话分两头,此时的高原心情非常之好,张城将他从闽北忽悠出来的时候就向他保证过了,少纵一旦成立兵工厂,他高原就是当仁不让的厂长。

之前红军一直在战略转移,高原跟随少纵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之中,当时的高原是非常不安的,很怀疑张城当初的承诺是否可以实现。

然而最后张城没有让他失望,前两天才刚和自己商量要筹建兵工厂来着,接着便发现榆林城里就有现成的兵工厂,榆林的兵工厂虽然还非常简陋,设备也非常落后,但毕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复装子弹、炮弹、维修枪炮还是基本够用的。

只要张城再把火药的原材料搞来,加上榆林的工业基础本身不差,高原觉得兵工厂的前途还是很可观的。不说大造火炮坦克飞机,至少步枪、机关枪、手榴弹、炸药包以及地雷还是能够量产的。

想到这里,高原又多喝了两杯小酒,只觉得今晚的夜色特别的美,特别的迷人。

张城暂时将兵工厂的事安排给了高原,他还要等李金峰的消息,索性先不管了。当全纵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走上正规之后,张城便静下心来思考未来抗战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今距离抗日战争爆发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张城觉得必须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准备。

考虑到历史上在抗战初期之时,由于我党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的战术特点及日军士兵的单兵素质不了解、不熟悉,吃了不少大亏,导致许多无谓的牺牲。

因此,张城为了减少我军日后抗战的损失,更好地消灭日本鬼子,决心利用这段较为悠闲的时间,把他后世所掌握的日军情况,编写出一些对日作战教材来,以供我军训练战斗之用。

张城编写的第一本书名为《中国军队对抗日军之战术解析》,全书共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张城抄袭自《大国崛起日本篇》的内容,书中全面回顾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的历史过程以及当前日本军国主义泛滥的起源和现状。

第二部分是介绍中日两国目前的军事、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综合实力对比,指出日本的优缺点,强调中国唯一的胜机便是全国一致抗战,将日本拖入持久战的深渊。

第三部分是介绍日本军队的编制、兵力、装备、训练、单兵素质等各方面的军事情况,说明日军攻防的一些战术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反制日军。

第四部分是详细解说我军对日军作战时应采取的策略及战术,当出现各种情况之后,我军如何应对的内容。

第五部分是讲我军分别在山地、、丛林、平原及密集水网地区所采取的基本作战方式及战术,如运动战、地雷战、地道战、冷枪冷跑运动等等各种战术描写。

第六部分为我军对日作战之特别注意事项,张城在这章内容中特别指出日军官兵军事素质较高,枪法精准、拼刺技术强、作战意志顽强,即使已经失败也很少投降等特点。

在这部分内容中,张城还特别强调我军应及时改变对日军的俘虏政策,日军重伤的士兵手里只要还握着枪,我军战士就应该予以坚决消灭,决不能有妇人之仁,否则反受其害。

第七部分为预防日军在未来战场上使用生化武器,以及如何防范的方法。如对日作战时在战场上准备足够的水和布匹,以及极端情况下利用尿液抹布掩住口鼻等方法。

张城编写的第二本书则是《现代陆军步兵操典》,文中结合后世解放军的军事训练条例总结出来


状态提示:第一六七章 编写教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