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诡三国>第1391章 三约

时局的飞速变迁,冀州幽州的局势变化,让人只是目不暇接。一场转折接着一场转折,只是让局中人觉得喘不过气来。

眼见着公孙瓒倒下了,冀州袁军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结果便转眼之间来了鲜卑人,围了蓟城,就连袁二公子都危在旦夕。

但是漫天的乌云,似乎在田丰的耀眼光华之下,便烟消云散!

田丰不仅是扭转不利局面,救援了渔阳,甚至还等于是救了袁二公子的性命,这一点,就算是看不惯田丰的郭图等人,也不得不带着一丝不服气,一丝的隐忍,然后对田丰取得成果表示肯定和赞扬。

田丰这个人的脾气不好,这个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田丰也确实有本事,若不是田丰在关键时刻依旧冷静分析,寻找出鲜卑军队的攻击重点,说不定冀州兵卒就要被鲜卑人牵着鼻子走,最终疲于奔命,甚至有可能能大败一场。

但是鞠义的死,却让冀州人失去了节制或是对衡袁绍兵权的手段,颜良文丑虽然也算是冀州人,但是明显是偏向于袁绍的,这一点让田丰纵然计谋百出,也是很无奈。碰上认死理的,一根筋,就算是将嘴皮子都磨破了,也是无用,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虽然之前鞠义之死,作为冀州大族的代表,田丰并没有发难,但是谁都知道,在这一场较量当中,冀州士族已经是吃了亏了,而接下来若是袁绍不表示一下态度,接下来的必然还是会有相争。

不过就像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整个冀州的士族的意见也是不完全统一的,有些人觉得鞠义此事需要袁绍必须给出一个交代,而有一些人则认为当初没有提,现在重新再提出来,时过境迁没什么意思,还有一些人则是将矛头转向了田丰,认为田丰没有做好冀州士族的代表,导致了损失,应该负责,让位于后贤……

而袁绍此刻,一边分头派出郭图辛评等人,对于部分的冀州士族进行沟通和安抚,一边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转移内部视线,也就是准备下一步的战斗方向。

数路大军,都在袁绍的严令之下,纷纷向西而动,高干带领的一部分军队更是兴冲冲的走得极快,已经在河内边境上驻留下来,时刻准备着要并军攻打上党河东。之前在上党地区吃过一次败仗的他,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用一次酣畅淋漓的首功,来证明自己其实并不差。

而袁绍收编的公孙瓒兵卒,已经打散到了到了颜良文丑的手中,张也有一部分,但是并不是很多,这些公孙瓒的兵卒,大部分其实是幽州的郡兵,顿时沦落成为二等兵,虽然说大多数军队当中都会出现老兵欺凌新兵的情况,但是袁绍并没有将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打过一场,新兵就变成老兵了,还用得着特意去处理么?

所有的问题,现在都集中到了物资上。

征西将军斐潜受限于粮草物资,几乎差一点放弃了在关中的土地,是调取了汉中的钱粮才勉强撑过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青黄不接,到了第二年收成的时候才正式走向正轨,而对于袁绍来说,从小就居于高位的人对于政治平衡力有高度的敏感性,但是对于基层的这些农事来说,就懂得不是很多了。

袁绍要出兵,也就意味着要准备海量军粮,号服,战马,战袄,盔甲,兵刃,器械等等……

这些补充物质不可能从天上掉落下来,袁绍自己一个人也种不出这些粮食来,因此只能依照老办法,找冀州士族的人伸手讨要。

问题就在这里。

冀州士族确实是底蕴深厚,若是说硬将仓底的那些老底子起出来,也不是不可以支持袁绍再度掀起战争的浪潮,但这样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就像是原本锦衣玉食铺张浪费的富贵子弟一下子就要走末世食物配给路线,勒紧裤腰带重新学做人,这谁能受得了?

邺城。

城北的宫殿群落依旧不停的在修建,工程并没有因为战乱停滞多少时间,就连当初邺城的叛乱,也不过是暂缓了不足一个月而已,其余的时候都是不停的在劳作着。

邺城自古也算是冀州的大城,如今作为袁绍的治所,又是汇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便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繁荣,甚至比起当年全盛时期的雒阳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繁华模样,也让袁绍心中有了些底数,所以在和田丰等人商议的时候,口气也十分的强硬……

“诸位!”袁绍慷慨激昂的说道,“如今天下纷扰不定,唯有速战,方可挽乾坤于将倾,救社稷于水火!今兵卒士气正旺,正当用武之机也,诸位不妨议之!”

田丰皱眉。

沮授拱手说道:“今幽青方定,正是修养之时,又值春耕之际,实不可再开战端,请大将军三思!”

逢纪在一侧说道:“呵呵……沮从事倒是说得轻巧,请问,当下流民四起,明公仁德,不忍见饿殍于野,便募集为军,为役,解其困顿!按照沮从事所言,莫非不进兵,就有粮草可解当下困局不成?”

审配说道:“多余流民,可用屯田之策,假以时日,便有粮草满仓!”

郭图也说道:“屯田,屯于何处?各位可愿贡献田产,供大将军屯田?亦或是劳役,修建道路城池到也不差,不过有何人愿出钱粮供给材料?不进兵,此等流民又置于何处?莫非尽数坑杀了不成?”

审配顿时无言以对。

冀州士族当然希望屯田,而且是让这些流民屯自己的田,这


状态提示:第1391章 三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