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诡三国>第1421章 背刺有加成的
候的性命来说,更加的重要。

不仅是高览,还有淳于琼的斥候,都是疯狂的往前,不惜用性命去换太史慈的具体位置,兵力部署的情况,三个方面的斥候在这一片地域之上,拦截与反拦截的激烈战斗,甚至绵延了十几二十里。

第三天的时候,淳于琼总于接到了信息,说是征西可能因为高览在路中结营拦道,不能继续北上,因此转向而南,朝着此处而来。淳于琼大喜,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认为总算是将征西这一只乱转乱闯的家伙围住了!

这可是条大鱼!

淳于琼立刻让兵卒扎下营地,像是高览一样据道而守,一心一意的瞪着太史慈这条大鱼撞进网兜里。

然而,让淳于琼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就在他一心等着太史慈来的时候,太史慈却突然又原路返回,离开了接触,向北而去了。淳于琼虽然很意外,不过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耐心的等着……

淳于琼相信,太史慈一定还会来,毕竟北面有高览,东面是山地,西面是震泽,这只征西偏军被堵在这里,还能去哪里?

第五天,太史慈依旧没有来,也没有任何的踪迹。

淳于琼的斥候不可能派出得太远,一百里就是极限了,除非淳于琼想让斥候隔一天才能汇报一次,而且这样也极大的会损耗战马的体力,跑不了几趟就可能不能再跑了。

可是一直没有征西兵卒的消息,这让淳于琼渐渐的不安起来,原本底定的心思也不由得动摇起来。

东面是山地,西边是震泽,但是山地和震泽真的就不能通行么?

未必吧?

狗急了跳墙,人急了还能管什么?

虽然山地和泽地都不适宜骑兵行进,但是现在明显南北都被堵上的情况下,万一征西兵卒就不管不顾的闯进山地和泽地了呢?

越来越多的想法,在淳于琼的脑海当中翻腾。淳于琼总于在第六天的早晨,实在是忍不住了,下令拔营,向北而行,他要看看,究竟征西这只部队去了哪里,为何不见了踪迹。

步卒行进,绵延如同长蛇一般。因此才有许多空想者会杜撰出什么长蛇阵,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行进队列而已。

若是双方在野外遭遇,不得不要交战的时候,那么有经验的将领就会让前部的兵卒防御,然后一部分向左前方展开,一部分向右前方展开,中骏,后营等等都安排妥当,才正式向前开打。

同样,也是需要兵卒有充分的训练,才不会在纷乱的旗号命令之下,读错了命令或是明白了命令却执行错了……

整个军阵是相当繁琐的一件事情,并这不是像在屏幕上用鼠标点两下就可以了事的。因此淳于琼命令兵卒舍弃了防备完善的大营,向前移动,其实也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毕竟若是突然遭遇了战斗,谁也不会给他再树立营地的时间和机会。

袁军的斥候哨探,纷纷乱乱,川流不息的将前方信息,有的没的都汇总到淳于琼这里。淳于琼的这些斥候很多都是之前冀州豪右贡献出来的子弟,虽然骑术娴熟,但是对于勘察战场的能力还是有些堪忧,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观察什么。

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聊胜于无。

终于,淳于琼发现了征西骑兵的印迹,斥候报告在东面山区的凹地之中发现有被征西兵马遗弃的一些受伤的战马……

往东面的山区去了?

舍弃战马翻阅山地,确实可能可以跳出圈子,寻求一条往河东的道路,但是这样一来,岂不是舍弃了骑兵最大的优势,变成了和步卒一样的速度?

甚至在战马的拖累之下,可能还不如纯粹的步卒的行进速度?

淳于琼再看到了那一些的战马之后,便再无怀疑,下令兵卒就在战马遗弃点左近寻找征西人马的踪迹,丝毫不停歇的直接就展开了追击。

从日中到了西斜,淳于琼总算是将部队转向,分散成为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雁行阵,伸出的两翼长长的兜向了山区,不过或许是因为兵卒不是经过充分的训练,伸出去的两翼并没有大雁仙鹤的轻盈灵动,反倒是像是猴子伸出的两只臂膀,歪歪曲曲摇摆不定……

淳于琼望着进入山区进行搜索的兵卒阵列,吧砸吧砸嘴,叹了口气。

虽然不好看,但这已经是手下的这些兵卒最大的能力了。要指挥一只没有经过完整训练的步卒,摆出一个有效的阵型,在没有通讯器的汉代,着实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要进山进行搜索,不可能用什么拉网一样的方式排着散兵线进山,而是要沿着山道山谷,形成前后照应的梯次阵列,再这样的要求下,自然就是雁形阵最为合适。

雁形阵,其实说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是实际上,所谓雁形阵就是一种横向展开,左右两翼向前或者向后梯次排列的战斗队形,向前大概就是像“v”字形,就像是大雁展开的两个翅膀一样,多数的时候都用在包抄迂回的时候,但是这种阵型,对于后方的中央的本阵防御是比较薄弱的。

若是两翼向后,进行排列的话,就是倒”v”字形,这样叫做逆雁行,则是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迂回之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两翼都要安置那些机动性比较强的骑兵,这样,两翼的兵卒可以在静止的时候,获得处于中央步兵的保护与支援,而又可发挥进攻骑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并且骑兵的速度也可以保证了在一定的


状态提示:第1421章 背刺有加成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