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上,居高临下看着的时候,马后炮么,自然用起来很不错。现在自然什么都看得清楚,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可是在当时身处其中的时候,又有谁能看得清,说的明?
『袁氏……』孔融也是有些感叹,『先有二袁不睦,后有三袁反目……呵呵,这真是……』
袁氏好传统啊!
想当年袁氏四世三公,多大的一份家产,多好的一片形式,天下人望,土地富庶,几乎是无人抗争,只要一条,兄弟和睦就可以了……
王粲点头说道:『所谓兄弟相争,便是如此,正所谓上行而下效……当年听闻有冀州士子,规劝袁本初,迎天子至邺,然亦不果也……』
『可惜啊……』孔融感叹道,『若是袁本初忠心社稷。心怀陛下,又如何有如此多事端?』
两人不约而同都有些唏嘘。
恒灵在世的时候,虽然说天下也不能说多么太平,但终归还算是一个基本上统一,相对稳固的王朝,而中央的力量明显比外军要强大一些,而在汉灵帝后期,黄巾之乱之后,中央的力量就基本上消耗殆尽了……
『是故,天子蒙尘,社稷崩乱!』孔融拍了一下桌案,使得桌案之上的豆盘都跳了一下,『乾坤败坏!朝纲荡然无存!』
王粲默然。
一时间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孔融一开始也不知道曹操是为了将天子捏在手中作为权柄的,还以为老曹同学和董卓应该不同,所以当时来许县的时候,多少还指望着曹操能接过辅佐天子的重要责任,帮助天子重新规整汉室,重现大汉荣光,当时很遗憾,直至董承之事爆发,才让孔融彻底的明白,其实在某些方面上,曹操和董卓也没有多少的区别。
孔融以为王粲是代表着骠骑将军,而骠骑将军也是想要拱卫汉室,所以才派遣王粲来许县,而在交谈的过程当中,也听出来了其实骠骑将军也并非坚定的保皇派,或许会比曹操要好一些,但是好到什么程度,王粲也说不准。
很明显,骠骑将军趁着山东搅乱,然后憋着劲在关中发展,明显是更好的举措,甚至也是更加符合整个山西政治集团的需求。自从光武帝开始,山东就一直压制着山西,而现在山西集团好不容易爬起来了,又怎么会巴巴的跑过来重新在山东脚下跪舔?
所以,很自然的,骠骑将军表现出这种矛盾的,有些暧昧,模糊不清的态度,也就是一种必然,两个人都大体上可以理解……
但依旧是那句老话,理解归理解,支持归支持。
最为关键的地方是,虽然现在骠骑将军目前为止的表现还算是尊王的,是忠心的,但是人终究是会变的,万一哪一天骠骑将军想不开,或者说是想开了呢?
『昔日前秦于关中,闭函谷而拒山东……』孔融低声感叹道,『今骠骑得汉中,又纳川蜀,几近于此也……』
关中那个地方确实是易守难攻,再加上原本应该是治安大问题的胡人,现在都被驱赶归化得差不多了,原本时叛时降的氐、羌部族,如今也大多是服服帖帖,南匈奴基本内化,而北面的鲜卑也是无暇南顾,几乎就是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之下。
同时战略上也是如此,秦朝和赵、魏不断的相争,主要就是为了上党区域,因为谁控制了上党,谁就占据了侧翼进攻的主动权。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多次大规模战斗之下,终于是取了河东,进而占据了上党,等于是将侧面的大门给封上了,导致之后六国再怎么努力,终究是突破不了函谷关……
唯一和前秦相比,有些不足的地方就是时间短了一些。
毕竟秦朝也是经过了好几代的秦王持续努力积累,而骠骑将军入关中也不过是这两三年的时间而已。
孔融长吟道:『国家多难兮悲声蔓,朝臣龌龊兮相离见!昔日周公兮挽乾坤,今朝何人兮开太平!』
王粲闻言,沉默了很久,起身向孔融拜了拜,说道:『今日见孔公,当知仲尼不死也!』
孔融连忙正了衣冠,向王粲还礼,说道:『仲宣贤弟谬赞!今日得见贤弟,以如颜回复生之!』
(作者菌注)
……(._.)_(._.)……
『仲尼不死?颜回复生?』
王粲在许县的一举一动自然是让人牵挂,尤其是荀彧,所以当王粲和孔融的言语,也很快的被整理了出来,然后递送到了荀彧的桌案之上。
严格来说,这两句话,似乎有些问题的,但是正是因为有问题,所以才更耐人寻味。
赞赏孔融的『仲尼不死』,似乎听起来像是不错,但是因为孔融是孔仲尼的正牌的子孙,在宗谱之中是有名次的,所以这一句话就有些怪异了,正好像我们不会说『你就像是你祖宗没死一样』……
而『颜回复生』也有问题。孔融称呼王粲为贤弟,两个人相互并没有什么师徒关系,顶多就算是朋友,但是在朋友夸耀自己像老祖宗不死一样,然后就回应说你像我祖宗的徒弟……
这辈分上就差了一辈呢……
如果说是旁人,还有可能是开玩笑,抑或是说漏了嘴,没注意到,但是对于孔融,还有王粲两个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