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乱世佳人》在中国公认的译文版本有两个,一个是傅东华老先生的翻译版本,这个版本出现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书名被翻译成《飘》。另外一个版本则是黄怀仁和朱攸若两位先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翻译完成的,书名被定为《乱世佳人》。

1988年底,在长沙召开全国文学翻译讨论会,会议达成共识:“由于语言本身的不断发展,一部翻译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一般只有四五十年。”这个时候,傅东华老先生的译文版本在中国已经整整存在了半个世纪。

会议明确指出,原著需要重新翻译,并且列出了傅东华老先生的译文版本的几个在翻译界公认的缺点。

第一,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现在除了历史上已经约定成俗的以外,一般都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而傅老先生的做法则是把外国人统统冠上一个中国姓,再配上一个中国味很浓的名字,显得不伦不类。至于傅老先生的译文版本中出现的各种地名,如什么坡、洼、屯,之类的,都是信手拈来的,跟当地的地理特征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像傅东华老先生译文版本里面采用的翻译方式,乃是清末乃至是民国年间被广泛采用的做法,为的就是提高在中国的受众。其实,已经不能满足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读者的需要了。

第二,一部翻译作品,应该保持原作的完整性,这是对作者与读者应有的负责态度。而在傅东华老先生的译文版本中,多次将原作的大段内容随意删略。比如,第41章末尾,删去了约四千单词,第35章删去八千余,第55章,删去近四千。至于小段和个别句子的删节,更是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傅氏译文版本中,原著略删的部分,高达数万。而原著总共也不过是一百多万单词而已。而且,傅氏译文中,对一些修饰语,比如形容词、副词之类的,经常删略不翻译。

同时,傅氏译文中,在删文的同时,还不时地采用了串写原文大意的做法。

第三,傅氏译文中,有大量的错误翻译。

总之,不知道是因为东方和西方的思想差异,还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读者接受此书,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傅氏译文中有很多地方进行了修饰,使得译文与原著在无数的细节上出现大相径庭甚至是背离原著本意的现象。

这也是当时,也就是1988年的长沙全国文学翻译会议上,诸位翻译界达人的共识。

本人手里的原著全译本,是本人跟一位今年正好六十岁的老太太借来的。也是本人能够找到的、最早的、黄怀仁朱攸若译文的版本。

【该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浙江淳安印刷厂印刷,浙江省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50*1168,1/32,印张32.5 插页2 字数990000 印数11001-31000

1991年4月第一版,1991年12月第二次印刷。

isbn 7-5339-0289-0/i·275

精装全译本。

责任编辑:李醒东、刘微亮

装帧设计:靳斌。

当时的定价为14元人民币。】

本人提供以上讯息,以供各位读者进行核实。

而该书的所有人是在1992年四月购买的,书页已经泛黄,并且有明显的黄色斑点,纸张也显得很脆。

在本人看来,该书的翻译还是相当靠谱的。

只是,因为许多人都是先接触傅氏翻译版本,然后在接触黄怀仁和朱攸若先生翻译的版本,所以,许多人物名在后来的再版中出现了交叉。

比方说,比起该版本中女主的名字斯卡利特,大家更熟悉的是斯嘉丽或者是斯佳丽。该版本中男主的名字是雷特·巴特勒,而不是大家更熟悉的瑞特·巴特勒。那位有名的黑人保姆被称为嬷嬷,而不是黒妈妈。

所以,在本文中,以上三个人物的名字,分别采用斯卡利特、瑞特·巴特勒和黒妈妈,特此声明。其他人物的名字,则以别人手中的黄怀仁朱攸若先生的译本为准。

另外,为了防止有人用本来就错误百出的傅氏翻译版本攻击本人,所以,把本人看到评论中,带有什么郝思嘉、白瑞德之类典型的傅氏翻译的名字,一概不予理会。如果有人非要用傅氏翻译或者干脆断章取义地给斯卡利特冠上什么莫名其妙的美德,一般情况下本人会一笑了之。如果被惹起了火气,本人则会拿英文版本和黄怀仁、朱攸若两位先生的译文版本打回去。

另外,为了防止有人用本来就错误百出的傅氏翻译版本攻击本人,所以,把本人看到评论中,带有什么郝思嘉、白瑞德之类典型的傅氏翻译的名字,一概不予理会。如果有人非要用傅氏翻译或者干脆断章取义地给斯卡利特冠上什么莫名其妙的美德,一般情况下本人会一笑了之。如果被惹起了火气,本人则会拿英文版本和黄怀仁、朱攸若两位先生的译文版本打回去。

另外,为了防止有人用本来就错误百出的傅氏翻译版本攻击本人,所以,把本人看到评论中,带有什么郝思嘉、白瑞德之类典型的傅氏翻译的名字,一概不予理会。如果有人非要用傅氏翻译或者干脆断章取义地给斯卡利特冠上什么莫名其妙的美德,一般情况下本人会一笑了之。如果被惹起了火气,本人则会拿英文版本和黄怀仁、朱攸若两位先生的译文版本打回去。

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

以上。


状态提示:5.声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