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霸主吕布>090章 不能忘却

十天后,当吕布带着部队从晋阳离开的时候,高顺带着部队返回了离石城。在他的身后,有着一支长长的马队,马背上驮着许多财货以及两百多战死者的遗体。

就在前几天,渡过黄河的高顺,带着部队对肤施城进行了一次粗暴的突袭,或者用劫戮更准确一些。

肤施城内的羌胡人,原本还在等着他们派出去的族人从黄河东岸的汉人领地上带回大量的财货、牲畜和奴隶,结果等来的却是一支誓死复仇的汉军。

因为汉军来得太突然,加之肤施城内的羌胡男丁有一部分已经被解决在了黄河的东岸,而高顺采取的又是夜间偷城的战法,所以羌胡人完全没有准备,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高顺攻打的是圜阴和圜阳这两个地方,未必就有这么顺利。有句话叫“做贼心虚”,天策军跟南匈奴人交易的地方就选在圜阴以北,出事的地方也在那一带,暗中下手的羌胡人必然会对汉军有可能展开的报复保持一定的警惕。高顺没有报复圜阴和圜阳,却是非常大胆的选择了肤施,绝对出乎羌胡人的预料。

肤施城内的成年羌胡人都被高顺的手下杀掉了,羌胡人的财货和牲畜也被高顺抢走了,城内的房屋也被高顺下令烧光了,大概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城池恐怕都无法恢复元气。

高顺没有对城中的羌胡老弱妇孺下手,已经算是比较克制。因为这些羌胡人本来就是鸠占鹊巢,把原本属于汉人的城池据为己有。上郡自大秦帝国以来,便是秦人耕种的地域,后来天下归汉,就成了汉人的地方。

羌胡人从西北边地慢慢向关中渗透,这些年竟然将上郡慢慢的占为己有,如果再不遏制其势头,恐怕连黄河以东的并州也要受其祸害。

吕布终于率领部队回到离石城,他在途中已经收到了高顺率军痛击羌胡人的消息,在惊喜之余,也是对高顺和卢植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别人或许会担心兵权旁落,但吕布没有这样的顾虑。高顺越是能打,吕布越是高兴。他让高顺和卢植留守离石,可不是让他们被动防御,被人欺负了还不敢还手。

今后吕布亲自率军出征在外的情况肯定不少,有时候一出去两三年都有可能,只有像高顺和卢植这样懂得灵活应对的留守将领才能真正保证大后方的安全稳定。

吕布见到卢植和高顺之后,不提自己在马邑和晋阳的战果,而是非常认真的听取了两人设计报复上郡羌胡人的过程,还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赞不绝口,非常欣赏。

比如,吕布觉得高顺人为造成湫水暴涨来歼灭羌胡人主力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提倡。虽然天策军无论骑兵还是步卒都不惧与敌近身肉搏,但能以其他方法解决敌人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刀刀见红的肉搏作战方式。

杀敌一千,哪怕是自损只有一百,但毕竟还是造成了一百名士兵的死亡,这样的损失经过多次累加之后,同样会削弱天策军的实力。边塞之地,胡人多如野草,今后天策军有的是仗要打。

再比如,吕布觉得高顺趁着羌胡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率军突袭肤施城的做法,也是非常值得肯定。以当时的双方形势,高顺根本来不及向远在晋阳的吕布进行请示,如果仅仅是担忧被主帅猜忌便错失战机,这样的武将是没有担当的。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常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这跟此时的交通和通讯有很大关系。吕布希望自己麾下多出一些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以便他们将来出征万里之外,还能为自己带回胜利和荣耀。

若是主将因为善于打仗而被上位者各种猜忌,缩手缩脚的不敢施展真本领,其实是上位者最大的失败。

为了纪念战死的将士,吕布决定在离石城东面的吕梁山下选择一块地势稍高、干燥向阳、土层厚实的土地,为战死的天策军将士修筑陵园。

卢植、陈宫、高顺和徐晃等文武属下纷纷赞成,认为吕布此举对于振奋军心,激发士气很有益处。

吕布带着属下前往吕梁山下实地察看,按照此时流行的堪舆要求,选了一处背山面水,左高右低的坡地,作为天策军第一烈士陵园的落址。

随后,吕布下令,召集离石周边的木匠为阵亡的五百多名士兵赶制棺椁,同时召集离石周边的石匠和泥瓦匠前往吕梁山下修筑陵园。

与以往的徭役征调不同,这次被征集的所有工匠和差夫都有钱粮可拿,而且是按天记工和付筹,绝不强征和拖欠。

因为修建陵园需要采集大量的石材,需要移栽青松和翠柏等长青树木,还要修筑围墙,挖掘数百个墓坑,所以工程量比较大。离石周边的工匠数量有限,吕布便从各营调集了两千士兵协助工匠修建陵园。

按照吕布的要求,这处陵园不仅要修建的庄严肃穆,还需恢宏大气,除了给每一名战死者立碑刻字,还要在陵园内修筑平整的石阶长道,还要在进入陵园的石阶道路两旁摆上石刻的人物和战马之类雕塑,还要在修建的明堂内放置灵牌,供后人前来吊唁和祭奠。

总之一句话,烈士陵园必须要能与青山绿水一起长存,成为一处可以载入史册的地方。

因为短期之内陵园无法建成,吕布下令先将阵亡士兵的遗体纳入棺木,在陵园附近草设义庄,以供停灵,每日受火烛和三牲瓜果祭奠,并由各营轮流派人负责看管和照料。

除了盛葬战死者,吕布对于抚恤伤


状态提示:090章 不能忘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