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铁血铸新明>第三百节 暗潮涌动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目前布局的宣府、德州、登州、临浦四地,相互间隔甚大且都比较独立,在自己坐镇宣府的情况下,尚看不出什么问题。

可等到自己离开到福建后,宣府、德州、登州由于交通和通讯落后的原因,是很难形成一股凝聚力并且一致对外。

故而,在他临走前,这些事情都要安排妥当。

当然,现在是发展时期,名声不彰,没有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后期可就未必如此。

京畿,雄伟的皇宫已然亮起灯火,宫门紧闭,守城的侍卫来回巡逻。

喧闹了一整天的京师在夜里陷入沉寂,一阵急速奔跑中的马蹄声,在宁静的夜里哒哒响起,直奔皇宫紧闭着的大门而来。

皇宫门口的侍卫纷纷被惊动,有的拔刀,有的弯弓搭箭严阵以待,眼睛注视着主街上远方的黑暗之处。

几匹快马渐渐从黑暗中跑出,未见其人却先闻其声:“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有要事禀报天子。”

一块黑呼呼的铁牌从快马上的人手中飞出,直接落到宫门口的侍卫脚下。

侍卫只是扫了一眼,便立即挥手让其身后之人退开。宫门刚刚打开一条缝,快马便疾驰而入,瞬间消失在皇宫内。

乾清宫平日里堆积如山的奏折,近几天比往常少了许多,崇祯皇帝也是乐得轻松。

每天的奏折几乎千篇一律,无非就是几种,请饷、赈灾、党争。要不然就是那些拍马屁的大臣,以及一些鸡毛蒜皮的弹劾奏章。

要说这弹劾,在大明官场上是再平常不过了,早朝打哈欠,弹劾。衣冠不整,弹劾。谁要是没被弹劾过个几十次都不好意思说是大明的官员。

一个小太监手提一盏灯笼快步而来,乾清宫门口处的内侍中,一个年纪和王承恩差不多的老太监伸手拦下小太监,低声问道:“何人求见?”

“锦衣卫骆指挥使。”

“快宣!”

老太监不敢怠慢,天子深夜守候,不就是等骆养性通报今日情况吗?

乾清宫御书房内,骆养性低着头恭恭敬敬把情况一五一十的说清楚,连一丝遗漏都没有。

“很好,这就是朕的肱骨之臣,饱读诗书的大学士,群臣中的典范。”

崇祯的脸上涌起的不知是悲哀还是愤怒,坐在龙椅上怔然失神。

五万多的现银,古董文物无数,上百万的银票借条,上万亩的良田,这就是大学士陈演的丰厚身家。

想到为了区区七百三十万两练饷,自己不顾秦爱卿多次反对,强行在大明全境征收,如今想来,何等可笑?

当初秦爱卿曾言:陕西皇亲宗室众多,他们田庄跨县连府,土地不可估量。

还有功名士子,乡绅豪门,他们名下田地已然不可胜数?如果他们能交税,这自然是无忧,然而他们却不会交一文钱!

所有的税银只能由那些家无余财的百姓来交,并且又要经过地方官府士绅的层层盘剥。

交不起怎么办?卖田卖地,卖儿卖女。

还交不起怎么办?或逃荒!或造反!

如今所有的一切皆得到验证,不说别的,陈演作为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他的上万亩良田有谁敢征收他的税?

说来其实大明农税并不重,并且可以说非常的轻,开国皇帝朱元璋本就是农民出身,对农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如果说他对农民不好,那就再也找不出对农民好的人了。那时可是三十税一,摆个小摊,开个小店,更是一文钱不要。

也没什么官员敢欺压老百姓,要是敢欺压老百姓被朱元璋知道了,那一准是官员倒霉。

可是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龙子龙孙几十上百万,士绅豪门无数,他们侵占田地无数。

若此,占也就占了,最关键是却不用交税,这才致命。

朝廷每年交多少税是有定额的,多出来的部分,变成只能全由升斗小民来交了!

“骆爱卿,全力追查到底,陈演的良田家产全部充公,不可有丝毫遗漏。”

崇祯撑着御案起身,咬牙切齿的说道。

“是,皇上!陈演在家乡四川还有占有盐井,其族人参与私盐走私。依微臣只见,其价值或许更甚!”

私盐之利有多深,骆养性作为锦衣卫负责人,自然比谁都清楚。

现在要做的,便是让陈演永世不得翻身,若不然,他日恐招其害。

崇祯掌政十几年,如何不明白骆养性的小心思,锐利的眼神陡然直射骆养性,让后者胆战心惊惶恐不安。

片刻,方才阴森森的说道:“朕不想听或许,多学学秦爱卿,多做少说,拿出真凭实据,切莫蒙骗朕。”

骆养性后背冷汗津津,双腿发颤噗通跪下磕头,“微臣明白,请皇上恕罪。”

崇祯挥挥手让他退下,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之色,心中愈发念起秦浩明的风骨,这小子好像从来就不怕朕,估计是不像他们一样,有这么多私心杂念。

翌日凌晨,崇祯早早派人请原本不需要上朝的卢象升和秦浩明参加当日早朝。

随着悠扬的钟鸣声,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日的早朝开始。

首先,是户部转奏甘肃、陕西两地巡抚奏章:自去年八月至今,滴雨未下,赤地千里,军民大饥,百姓相食。为求活命,从贼变成流寇者,多如牛毛。

左都御史吴晨向上疏,请求朝廷赈济两省,只不过奏章的内容,求赈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奏章中,痛斥了官军


状态提示:第三百节 暗潮涌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