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火影之大美食家>第七十八章 开始烹饪黑暗料理

鸣人一行人回来以后,杨明就接过他们手中的布袋,进入厨房当中。

由于杨明之前的要求,待在布袋中的蝉都是活着的,一个个不安分地在里面乱动,整的布袋看起来有好多凸起的点在乱晃。

杨明先是将水烧开至沸腾,然后取出一袋子,猛地将里面的蝉倒出来。

哗!哗!哗!

数十上百只蝉,呈黑色的河水,蓦然跌进沸腾的热水当中。

接着,杨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盖上锅盖。

啪!啪!啪!

出于求生的本能,蝉群不甘死亡,在沸水中极力求生,发出一声声脆耳的响声。

不过,它们还是太过脆弱,宛若螳臂挡车,过了一会,锅里的声音渐渐熄灭,直至彻底沉寂下去。

这时,杨明迅速将锅盖掀开,将沸水中的蝉群捞起,盛到比较大的盆中。

经过沸水的浸泡,这些蝉基本上已经死了,而且有三成熟,同时还将它们体内外的污秽洗掉。

洗净身上的灰尘和泥土之后,就可以看见,这些蝉非常有虫子的特性,有着六条腿,嘴巴前端是根尖尖的吸管。

它们通体呈褐色,背上有着黑黄色的花纹,乍看起来,异常没有胃口。

普通人也很难想象,这玩意居然也能吃。

其实,不吃蝉的人有的是觉得其外形恐怖,有的则认为蝉脏。

后者,杨明实在无法苟同。

要知道,蝉饿的时候会用自己的利器吮吸树干里的汁液,作为纯素食者,比杂食动物干净多了。

而且,它们还很有营养价值,甚至能做为药引,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极品美食。

至于一些人说什么吃蝉实在太没人性了,也不懂得爱惜动物什么的,纯属圣母心发作,杨明更是嗤之以鼻。

要知道,我大吃货民族,在几千年前,就有吃蝉这个优良传统了。

关于食蝉最早的记载,见于《庄子》。

里面说孔子见到一个痀偻者用竹竿粘蝉就像探囊取物,就问他是不是“有道”,痀偻者说他练习在竹竿上放上弹子不掉下来,从两个开始,再逐渐增加,等到放上五个而不掉下来,用竹竿粘蝉就如探囊取物了。

虽然故事讲的是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蝉的美味,否则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捕捉。

清朝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粘竿处,尽管它更近于特务组织,可是做为身怀绝技的奴才,杜绝一下蝉躁保证皇帝的午睡也许是它成立的初衷吧?

果然,我大吃货民族,在吃这个天赋上已经点满了,真正地成为食物链顶端的人!

随后,杨明如法炮制,用沸水将其余布袋中的蝉烫死,然后将捞出的蝉去掉头、肢、内脏、翅,将它们盛在一个盘子中。

幸好之前杨明完成一个隐藏任务,获得初级刀工技能,让他效率更高,没费什么时间就弄好了。

接着,杨明倒掉锅里的开水,洗净,重新装上水,倒入几袋盐,然后烧开,再放入蝉煮段时间,最后捞出沥水。

事实上,以上都是做蝉这道菜的前功。

之后,就因人而异,发展出不同的做法。

说到这个,又不得不提下我们的老祖宗。

《荀子》记:“耀蝉者务明其火,振其树。”树下生火并且使劲摇树,则蝉就会自投火海,烧死后即可食用。

除这种炙食外,还可蒸食,氽食,做汤做羹。

《齐民要术》中引崔浩的《食经》,有“蝉脯菹法: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酢就是醋,加工后的蝉脯,可以“蒸之,细切香菜,置上。”也可以“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也可制蝉酱。

可见,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美味。

不过碍于达兹纳家的材料有限,再加上这不是系统传输的食谱,杨明只好一切从简。

首先呢,杨明先打了几个鸡蛋,只留下蛋白,盛在碗里,而在另一个碗中倒入半碗的生粉。

然后,杨明烧开油锅,烧至四成热,将被除去的头、肢、内脏、翅沾上蛋白和生粉,接着下锅。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宛若飞蛾扑火,又如上刀山下火海般,它们在油锅里激荡起一阵阵浪花,甚至激烈点的,还会迸溅出些许滚烫的油脂出来。

炸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大火,因为这样很容易炸的过熟,会烧焦的,严重影响口感。

由于这些细料都很轻,漂浮在油上面,很容易就能辨别熟没熟。

当细料炸至金黄色酥脆,一股醇厚浓香飘荡出来,就到捞出装盘的时间。

这个时间点,也正是细料炸至外酥内也接近酥的时候,吃起来嘎嘣嘎嘣的脆,有种吃薯片的快感,可以当做零食吃。

杨明一直在厨房里油炸还不觉得很香,可却把屋里等待的众人香饿了。

鸣人伸长着脖子,死劲地用鼻子往空中凑上去,拼命的将空气中的香味吸入体内。

佐助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扯后腿的,要丢人别在这丢,我们第七班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你说谁啊你!”鸣人不客气地顶撞道,眼角不意间撇过厨房,却见到一个人影鬼鬼祟祟的溜了进去。

不一会,就听到厨房里,杨明发出一声惊天怒吼。

“卡卡西,你这个混蛋,谁让你偷吃的!”

“再不斩何在,赶紧给我过来!”

原本再不斩倚靠在沙发上,一副北京躺般的样子,正舒服着,猛然听到杨明的命令,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开始烹饪黑暗料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